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很多企业选择将自己的网站托管在专业的服务器上,以保证网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Peer1主机是一家专业的主机托管公司,为客户提供稳定及高效的托管服务和优秀的技术支持。
Peer1主机的优势:
1. 可靠性:
Peer1主机拥有全球覆盖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联网状态良好,能够快速有效的响应客户的请求。该公司的主机托管服务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包括自动备份、安全管理、故障监控等,确保客户网站的高效稳定运行。
2. 网络速度:
Peer1主机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硬件和CDN分发网络,能够实现超快的网站访问速度。该公司还使用了世界顶尖网络技术,以确保客户的网站在任何地方都能快速响应。
3. 安全性:
Peer1主机的主机托管服务采用多重安全技术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该公司的数据中心和服务器设备都符合全球标准的安全要求,每个客户的数据被单独存储在安全区域内,能够完全保障客户信息安全。
4. 技术支持:
Peer1主机提供全天候的技术支持服务,若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拨打该公司的技术支持,在线与工程师进行沟通。Peer1主机的技术工程师均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能够提供专业高效的技术支持服务。
Peer1主机的客户:
Peer1主机托管了全球许多知名网站,包括Udacity、Shopify等,Peer1主机的稳定及高效的服务给这些大型网站保驾护航。Peer1主机的客户来自各行各业,如媒体、教育、医疗、机构等,公司根据不同需求,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主机托管方案。
结论:
Peer1主机是一家专业的主机托管公司,为客户提供可靠、高效、安全的服务。无论您是个人站长还是企业,Peer1主机都能为您提供可以信赖的主机托管服务。如果您正在寻找一个高性价比的主机托管服务,不妨选择Peer1主机,他们将为您的网站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思科实验] IPSEC对接——采用IKEv1野蛮模式
- P2P (Peer-to-peer technology) 介绍
- 如何配置docker共享宿主机ip
[思科实验] IPSEC对接——采用IKEv1野蛮模式
拓扑图
!
规格
组网需求
如图1所示,RouterA为企业分支网关,RouterB为企业总部网关(思科行哗唤路由器),分支与总部通过公网建立通信。
企业希望对分支子网与总部子网之间相互访问的流量进行安全保护。由于分支与总部通过公网建立通信,可以在分支网关与总部网关之间建立一个IPSec隧道来实现该需求。
操作步骤
#“sysname RouterA //配置设备名称“#“ipsec authentication sha2 compatible enable“#“ike local-name huawei“#“acl number 3000 //指定被保护的数据流,分支子网访问总部子网的流量“rule 5 permit ip source 10.1.1.0 0.0.0.255 destination 10.1.2.0 0.0.0.255“#“ipsec proposal prop1 //配置IPSec安全提议“esp authentication-algorithm sha2-256“esp encryption-algorithm aes-128“#“ike proposal 1 //配置IKE安全提议“encryption-algorithm aes-cbc-128 //V200R008及之后的版本,aes-cbc-128参数修改为aes-128“dh group14“authentication-algorithm sha2-256“#“ike peer peer1 v1 //配置IKE对等体及其使用的协议时,不同的软件版本间的配置有差异:V200R008之前的版本命令为ike peer peer-name ;V200R008及之后的版本命令为ike peer peer-name和version { 1 | 2 },缺省情况下,对等体IKEv1和IKEv2版本同时启用。设备发起协芦明商时会使用IKEv2协议,响应协商时则同时支持IKEv1协议和IKEv2协议。如果设备需要使用IKEv1协议,则可以执行命令undo version 2“exchange-mode aggressive //使用野蛮模式“pre-shared-key cipher %#%#@W4p8i~Mm5sn;9Xc&U#(cJC;.CE|qCD#jAH&/#nR%#%# //配置预共享密钥为huawei@1234“ike-proposal 1“local-id-type name //配置IKE协商时本端的ID类型。V200R008及之后的版本,name参数修改为fqdn“remote-name RouterB //配置对端IKE peer名档凯称。V200R008及之后的版本,设备不支持命令remote-name,其命令功能等同于命令remote-id“remote-address 60.1.2.1“#“ipsec policy policy1 10 isakmp //配置IPSec安全策略“security aclike-peer peer1“proposal prop1“#“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1“ip address 60.1.1.1 255.255.255.0“ipsec policy policy1 //在接口上应用安全策略“#“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2“ip address 10.1.1.1 255.255.255.0“#“ip route-static 0.0.0.0 0.0.0.0 60.1.1.2 //配置静态路由,保证两端路由可达“#“return
!“hostname RouterB //配置设备名称“!“crypto isakmp policy 1“encryption aes 128“hash sha256“authentication pre-share“group 14“crypto isakmp key huawei@1234 hostname huawei //配置预共享密钥为huawei@1234“!“crypto isakmp identity hostname //指定IKE协商时本端ID类型为名称形式“!“crypto ipsec transform-set p1 esp-sha256-hmac esp-aes 128 //配置IPSec采用的安全算法“!“crypto map p1 1 ipsec-isakmp //配置IPSec安全策略“set peer 60.1.1.1“set transform-set p1“match address 102“!“!“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0“ip address 60.1.2.1 255.255.255.0“duplex auto“speed auto“crypto map p1 //在接口上应用安全策略“!“interface GigabitEthernet0/1“ip address 10.1.2.1 255.255.255.0“duplex auto“speed auto“!“!“ip route 0.0.0.0 0.0.0.0 60.1.2.2 //配置静态路由,保证两端路由可达“!“access-list 102 permit ip 10.1.2.0 0.0.0.255 10.1.1.0 0.0.0.255 //指定被保护的数据流,总部子网访问分支子网的流量“!“end
验证配置结果
配置注意事项
本示例提供的思科设备的命令为建议配置,产品版本为
“Cisco IOS Software,C3900e Software (C3900e-UNIVERSALK9-M),Version 15.2(4)M1, RELEASE SOFTWARE (fc1)”,详细信息请访问 网站参见思科手册。
MD5、SHA-1、DES和3DES算法存在安全隐患,请谨慎使用。
思科路由器采用野蛮模式作为IPSec发起方时,其需在野蛮模式下配置本端ID和预共享密钥。具体配置如下举例所示。
crypto isakmp peer ip-address 60.1.1.1 //配置IKE协商时的对端IP地址
set aggressive-mode client-endpoint fqdn huawei //配置IKE协商时的本端ID
set aggressive-mode password huawei@//配置预共享密钥
P2P (Peer-to-peer technology) 介绍
什么衡渗是P P?很难有一个确切的解释 也许是由于有着不同的观点或理解 BW(JXTA book的作者)给出这样一个定义 P P使得任何网络设备可以为其他网络设备提供服务(Peer to peer technology enable any neork aware device to provide services to another neork aware device) 我个人的理解是P P网络是 一个网络中的所有节点(设备)的角色 行为 责任和义务都是平等的(对等的) 看一下我们现今的网络结构 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使用一种称之为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简称C/S)的网络模式 比如流行的WWW 各种网络游戏等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都需要有一个中央服务器来处理绝大部分的运算工作 客户端和服务段处在完全不同的角色中 客户端更被动 通常是发送一个请求 而服务端处在一个支配的地位 获取这个请求 进行计算 然后返回一个结果来相应这个请求 即便如Email这种看上去比较不同的网络应用 也对Client和Server有着明显得分工 这类网络应用模型有着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 随着服务的客户数目的增多 服务端所需要占用的资源也随之增加 显而易见最终制约了client的数目的增长 (这种集中式的模型似乎违背了Internet的初衷 the ARPANET) 并且 我们需要许多隐藏在Internet深处的服务的支持才能获取我们需要的服务 如DNS 如路由 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便每台机器都开设一个web server 也无法被全部被访问到 (由于IP地址的限制 不可能每台机器都有一个静态的IP 或是由于内部网络的原因 也许即便你有一个静态不变的内部地址 也可能没有一个路由到达你的机器或是访问被防火墙过滤 ) 并且由于现在的Internet过分的依赖于DNS和网关 只要其中有一个服务出了 问题 相应的其他任何服务就都无法获得 Edge of Internet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 由于刚才所说的DNS和路由的限制 可能有数以亿计的连在Internet上的计算机无法被其他机器访问 这些计算机组成了所谓的 Edge of Internet (它们属于Internet的一部分 却不被整个Internet认可 就像处在社会边缘一般充满著矛盾和孤寂) 我咐兆脊们来做个计算 假设同时只有 千万台 MHz的计算机连接在网络上(事实上远不只这些) 每台可以提供 兆的空余空间 bps的空余带宽和 %的空余CPU时间 因此这些机器总共提供了 PB( ^ bytes)的存储空间 亿bps的带宽(大约是 GBps)和 万MHz的计算能力!这是多么可观的数字 如果都能加以利用 或是只是开发其中的一部分…… Google的麻烦 我们通常使用的Google就是一个著名的集中式网络服务的例子 Google中检索的信息依赖著一个巨大的数据库(大于 billion 即便如此Google所保存的数据也只占整个Internet的很小一部分 几个数量级的差别) 这个数据库必须每天更新 以保证信息的即时性 即便如此Google便利一遍整个Internet也需要十几天的时间 如何能更好的提供搜索服务是很多现今的搜索引擎始终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除此之外 Google还有很多麻烦 Google的服务是建立在一个庞大数目的Linux集群上的(超过 台) 维护这么庞大的一群主机就够受的了 一旦Google发生了故障 所有的服务就都玩完了 不要说Google发生故猜氏障 如果DNS 路由等除了或者或那的问题…… 由于Internet中数据的数量庞大且种类多样 Google不仅无法提供一个精确的索引 也无法提供一个完整的索引 Google只能看到 静态 的数据 它无法访问到处在数据库里的数据 P P的承诺(宣言) 提供一个真正的完全平等 自由的互联网 使用很少的资源消耗而提供高可靠性的服务 这似乎非常抽象 事实上连我自己也不太清楚我在说些什么 举个例子先 音乐爱好者kert想在Internet上找一首歌 Sex Pistol 的 My way 通常他使用Google来搜索相关的关键字 Sex Pistol + My way 由于只是简单的依赖关键字匹配的方式 Google通常会返回几百或是几千条匹配的记录 当然包括不相关的那些(绝大多数 尤其是当你的关键字中出现诸如Sex之类的词汇)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 kert通常会耐著性子在这几千条记录中仔细寻找(头晕) 有时找到一个可能性极大的链接却因为链接失效而伤心 想象一下 Google已经是世界上更好的搜索引擎之一了 如果换成一个P P网络应用又会如何?P P网络会将kert的搜索请求发送给每一个连接在网络上的节点(peer) 每个节点会在自己所管理的资源中查找是否含有匹配的对象 然后对kert的请求做出回答 和那种集中式的搜索服务相比 将相应交给每一个节点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响应由节点即时完成 而不是像集中式的服务那样将在可能已经过期的数据中寻求答案 这种方式更准确 不会出现让人沮丧的过期连接 另外由于是由节点自由处理请求 而非传统的在静态网页中寻找答案 精确程度更高 请求分布到了Internet的每个角落 信息更完整 当然得到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 请求分布到了Internet的每个角落 不需要大量的主机群 不会有网络阻塞 kert很肯定这个世界上有与他爱好相同的fans 因此他信心十足 ) 刚才我们提到 一个请求会发送至P P网络中的每个节点 这似乎很不可思议 但是事实上(至少在理论上)这是P P网络的特性之一 因此在P P网络中 你所享受的服务的是一个由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的cluster提供的 多么神奇而令人兴奋! 即便是最基本的 路由 服务 也是有所有节点共同提供的 因此不在会有因为某个结点的故障或是人为原因而造成的无法链接的现象了 你面对的是一个友善 自由 平等的群体 而非强权(路由)和专制(DNS)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Java/gj/202311/27568
如何配置docker共享宿主机ip
在使用weave之前,你需要在所有宿主机上安装Docker环境,参考这些教程,在Ubuntu或CentOS/Fedora发行版中安装Docker。Docker环境部署完成后,使用下面的命令安装weave:$wget/zettio/weave/releases/download/latest_release/weave$chmoda+xweave$sudocpweave/usr/local/bin注意你的PATH环境变量要包含/usr/local/bin这个路径,请在/etc/profile文件中加入一行(LCTT译注:要使环境变量生效,你需要执行这个命令:source/etc/profile):exportPATH=”$PATH:/usr/local/bin”在每台宿主机上重复上面的操作。Weave在TCP和UDP上都使用6783端口,如果你的系统开启了防火墙,请确保这两个端口不会被防火墙挡住。在每台宿主机上启动Weave路由器当你想要让处于在不同宿主机上的容器能够互相通信,之一步要做的就是在每台宿主机上启动weave路由器。之一台宿主机,运行下面的命令,就会创建并开启一个weave路由器容器(LCTT译注:前面说过了,weave路由器也是一个容器):$sudoweavelaunch之一次运行这个命令的时候,它会下载一个weave镜像,这会花一些时间。下载完成后就会自动运行这个镜像。拍轮成功启动后,终端会输出这个weave路由器的ID号。下面的命令用于查看路由器状态:$sudoweavestatus之一个weave路由器就绪了,目前为止整个peer对等网络中只有一个peer成员。你也可以使用docker的命令来查看weave路由器的状态:$dockerps第二台宿主机部署步骤稍微有点不同,我们需要为这台宿主机的weave路由器指定之一台宿主机的IP地址,命令如下:$sudoweavelaunch当你查看路由器状态,你会看到两个peer成搭贺橡员:当前宿主机和之一个宿主机。当你开启路由器,这个peer成员列表会更长。当你新开一个路由器时,要指定前一个宿主机的IP地址,请注意不是之一个宿主机的IP地址(LCTT译注:链状结构)。现在你已经有了一个weave网络了,它由位于不同宿主机的weave路由器组成。把不同宿主机上的容器互联起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不同宿主机上开启Docker容器,并使用虚拟网络将它们互联起来。假设我们创建一个私有网络10.0.0.0/24来互联Docker容器,并为这些容器随机分配IP地址。如果你想新建一个能加入weave网络的容器,你就需要使用weave命令来创建,而不是docker命令。原因是weave命令内部会调用docker命令来新建容器然后为它设置网络。下面的命令是在宿主机hostA上建立一个Ubuntu容器,然后将它放到10.0.0.0/24网络中,分配的IP地址为10.0.0.1:hostA:~$sudoweaverun10.0.0.1/24-t-iubuntu成功运行后,终端会显示出容器的ID号。你可以使用这个ID来访问这个容器:hostA:~$dockerattach在宿主机hostB上,也创建一个Ubuntu容器,IP地址为10.0.0.2:hostB:~$sudoweaverun10.0.0.2/24-t-iubuntu访问下这个容器的控制台:hostB:~$dockerattach这两个容器能够互相ping通,你可以通过容器的控制台检查一下。如果你检查一下每个容器的网络配置,你会发现有一块名为知旁“ethwe”的网卡,你分配给容器的IP地址出现在它们那里(比如这里分别是10.0.0.1和10.0.0.2)。Weave的其他高级用法weave提供了一些非常巧妙的特性,我在这里作下简单的介绍。应用分离使用weave,你可以创建多个虚拟网络,并为每个网络设置不同的应用。比如你可以为一群容器创建10.0.0.0/24网络,为另一群容器创建10.10.0.0/24网络,weave会自动帮你维护这些网络,并将这两个网络互相隔离。另外,你可以灵活地将一个容器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而不需要重启容器。举个例子:首先开启一个容器,运行在10.0.0.0/24网络上:$sudoweaverun10.0.0.2/24-t-iubuntu然后让它脱离这个网络:$sudoweavedetach10.0.0.2/24最后将它加入到10.10.0.0/24网络中:$sudoweaveattach10.10.0.2/24现在这个容器可以与10.10.0.0/24网络上的其它容器进行通信了。这在当你创建一个容器而网络信息还不确定时就很有帮助了。将weave网络与宿主机网络整合起来有时候你想让虚拟网络中的容器能访问物理主机的网络。或者相反,宿主机需要访问容器。为满足这个功能,weave允许虚拟网络与宿主机网络整合。举个例子,在宿主机hostA上一个容器运行在10.0.0.0/24中,运行使用下面的命令:hostA:~$sudoweaveexpose10.0.0.100/24这个命令把IP地址10.0.0.100分配给宿主机hostA,这样一来宿主机hostA也连到了10.0.0.0/24网络上了。显然,你在为宿主机选择IP地址的时候,需要选一个没有被其他容器使用的地址。现在hostA就可以访问10.0.0.0/24上的所有容器了,不管这些容器是否位于hostA上。好巧妙的设定啊,32个赞!
关于peer1主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