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越来越依赖网络来进行工作、娱乐和社交活动,这就使得我们的个人信息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保护我们的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措施。
1. 什么是信息系统网络安全?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指保护网络、计算机系统和移动设备等信息技术基础设施,防止它们受到未经授权的访问、利用、修改和破坏。网络安全是指确保网络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防止信息泄漏和数据损坏。
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被用于日常工作、在线购物、社交活动、金融交易等很多方面。我们访问网站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例如通过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访问。然而,这也给黑客和不良分子提供了更多入侵网络的途径,进而侵犯用户的隐私和数据信息。
2. 保护个人信息和数据安全的措施
(1) 制定强密码
强密码是保护数据安全的基础。密码分为强密码和弱密码,弱密码容易被猜测和破解。因此,我们需要制定足够强度的密码。
强密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乱序组合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例如:aB2345&$%#
– 不使用常见的名字、生日、结婚纪念日等信息作密码
– 尽量不要使用相同的密码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
此外,我们应该定期更换密码,保证密码的安全性。
(2) 更新软件
发现了网络安全漏洞或新的网络威胁后,软件供应商通常会推出更新。我们需要定期检查并安装更新,以修复已知的漏洞,保护计算机系统安全。
(3) 安装防病毒软件
防病毒软件可以在计算机上检测和删除潜在的恶意代码。建议安装有效的防病毒软件,保证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4) 谨慎使用公共Wi-Fi
公共Wi-Fi网络不仅易受黑客攻击,而且传输的数据信息可能会被窃听和拦截。因此,我们应该谨慎使用公共Wi-Fi,并注意使用加密网站以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
(5) 设定多层身份验证
设定多层身份验证可以增加账户安全性。例如,在网银中,我们可以通过短信验证码输入,即使密码被破解,仍然可以防止黑客使用账户。
(6) 不透露敏感信息
永远不要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敏感信息,例如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号码等。这些信息可能会被黑客用于恶意目的。
3.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的重要基础。强密码、软件更新、防病毒软件、谨慎使用公共Wi-Fi、设定多层身份验证、不透露敏感信息是保护自己数据隐私的重要措施。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网络安全问题,加强对自己的信息和数据的保护,以防止黑客或不良分子对我们的数据进行危害和窃取。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什么是信息系统安全?
- 网络安全有哪些内容?
什么是信息系统安全?
对于网络安全来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包括的是物理安全,指网络系统中各通信、计算机设备及相关设施等有形物品枯首码的保护,使他们不受到雨水淋湿等。另一方面还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安全。包含信息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等等。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都非常的重要,任何一方面没有保护的情况下,网络安全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安全保护时必须合理安排,同时顾全这两个方面。
中文名
信息安全
外文名
Information Security
相关领域
计算机安全
层次
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
从事
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等
信息安全专业是管理网络安全的一个专业。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3年)》,专业代码为080904K,属于计算机类(0809)。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使得学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能力.
加强学科所要求的基本修养,使学生具有本学科科学研究所需的基本素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芹消又可没哪进行科学研究。
信息安全
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唤悔斗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
安全体系
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
数字签名
、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如UniNAC、DLP等,只要存在安全漏洞便可以威胁全局安全。信息安全是指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物理环境及其基础设施)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信息服务不中断,最终实现业务连续性。
信息安全学科可分为狭义安全与广义安全两个层次,狭义的安全是建立在以密码论为基础的计算机安全领域,早期中国
信息安全专业
通常以前滚此为基准,辅以
计算机技术
、通信网络技术与编程等方面的内容;广义的信息安全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从传统的计算机安全到信息安全,不但是名称的变更也是对安全发展的延伸,安全不在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将管理、技术、法律等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本专业培养能够从和磨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
、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信息系统安全一般嫌渗应包括计算机单机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三个主要方面。
(1)计算机单机安全主要是指在计算机单机环境下,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不受意外或恶意的破坏和损坏,得到物理上的保护。
(2)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指在计算机网络系统环境下的安全问题,主要涵盖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系统自身即内部网络旦者档的安全问题,二是信息系统与外部网络连接情况下的安全问题。
网络安全有哪些内容?
网络安全五个属性: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以及不可抵赖性。这五个属性适用于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教育、娱乐、医疗、运输、国家安全、电力供给及通信等领域。
之一、保密性
信息不泄露给非授权用户、实体或者过程,或供其利用的特性。保密性是指网络中的信息不被非授权实体获取与使用。这些信息不仅包括国家机密,也包括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商业机密或者工作机密,还包括个人信息。人们在应用网络时很自然地要求网络能够提供保密服务,而被保密的信息既包括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也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棚凯息。
第二、完整性
数据未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袜码性。即信息存储或传输过程中保持不被修改、不被破坏或丢失的特性。数据的完整性是指保证计算机系统上的数据和信息处于一种完整和未受损害的状态,这就是说数据不会因为有意或者无意的事件而被改变或丢失。除了数据本身不能被破坏外,数据的完整性还要求数据的来源具有正确性和可信性,也就是说需要首先验证数据是真实可信的,然后再验证数据是否被破坏。
第三、可用性
可用性是指对信息或资源的期望使用能力,即可授权实体或用户访问并按要求使用信息的特性。简单来说,就是保证信息在需要时能为授权者所用,防止由于主客观因素造成的系统拒绝服务。比如网络环境下的拒绝服务、破坏网络和有关系统的正常运行都属于对可用性的攻击。
第四、可控性
可控性是人们对信息的传播路径、范告和哪围及其内容所具有的控制能力,即不允许不良内容通过公共网络进行传输,使信息在合法用户的有效掌控之中。
第五、不可抵赖性
也就是所谓的不可否认性。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确信参与方的真实统一性,即所有参与者都不能否认和抵赖曾经完成的操作或者承诺。简单来说,就是发送信息方不能否认发送过信息,信息的接收方不能否认接收过信息。
1
网络安全
的基础知识。
如果把一封信锁在保险柜中,把保险柜藏起来,然后告诉你去看这封信,这并不是安全,而是隐藏;相反,如果把一封信锁在保险柜中,然后把保险柜及其设计规范和许多同样的保险柜给你,以便你和世界上更好的开保险柜的专家能够研究锁的装置,而你还是无法打开保险柜去读这封信,这才是安全。——Bruce Schneier
网络安全的一个通用定义是指网络信息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因偶然的或者恶意的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能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服务不中断。网络安全简单的说是在网络环境下能够识别和消除不安全因素的能力。
网络安全在不同的环境和应用中有不同的解释:
运行系统安全。包括计算机系统机房环境的保护,法律政策的保护,计算机结构设计安全性考虑,硬件系统的可靠安全运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和应用软件的安全,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电磁信息泄露的防护等。本质上是保护系统的合法操作和正常运行。
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包括用户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安全审计、安全问题跟踪、
计算机病毒
防治和数据加密等。
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包括信息过滤等。它侧重于保护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攻击者进行有损于合法用户的行为。本质上是保护用户的利益和隐私。
网络安全的基本需求: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可审查性、真实性。
本讲的网络安全只要是指通过各种计算机、网络、密码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保护在公有通信网络中传输、交换和存储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并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不涉及网络可靠性、信息可控性、可用性和互操作性等领域。
网络安全的主体是保护网络上的数据和通信的安全。
数据安全性是一组程序和功能,用来阻止对数据进行非授权的泄漏、转移、修改和破坏。
通信安全性是一些保护措施,要求在电信中采用保密安全性、传输安全性、辐射安全性的措施,并依要求对具备通信安全性的信息采取物理安全性措施。
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网络的快速普及,网络以其开放、共享的特性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网络上各种新业务的兴起,比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货币、网络银行,以及各种专业用网的建设,使得各种机密信息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要。计算机犯罪事件逐年攀升,已成为普遍的国际性问题。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脚步的加快,利用计算机及网络发起的信息安全事件频繁出现,我们必须采取有力的措施来保护计算机网络的安全。
近年来,计算机病毒、木马、蠕虫和黑客攻击等日益流行,对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造成危害,并对Internet及国家关键信息系统构成严重威胁。绝大多数的安全威胁是利用系统或软件中存在的安全漏洞来达到破坏系统、窃取机密信息等目的,由此引发的安全事件也层出不穷。如2023年暴风影音漏洞导致了大规模的断网事件,2023年
微软
极光漏洞导致Google被攻空明击事件。
0 day漏洞,又称零日漏洞,指在安全补丁发布前被了解和掌握的漏洞信息。利用0 day漏洞的攻击称为0 day攻击。2023年9月27日,微软提前发布MS06-055漏洞补丁,修补了一斗渣告个严重等级的IE
图像处理
漏洞。事实上,这个漏洞在当时属于零日漏洞,因为在微软公布补丁之前一个星期就已经出现了利用这个漏洞的木马。
已被厂商知道,厂商已修复一段时梁坦间的漏洞称为n day漏洞。以前人们没有打安全补丁的习惯,导致n day漏洞也造成了很大损失,从
冲击波
开始人们逐步养成了打补丁的习惯,安全厂商也根据公开漏洞信息检测攻击。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信息系统网络安全:保护你的数据和隐私,什么是信息系统安全?,网络安全有哪些内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