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的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的金融业务实现了线上化,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金融系统网络安全的相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金融行业的安全和稳定运营。本文将介绍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的相关知识和保障金融行业安全的关键点。
一、什么是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
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是指对金融系统信息系统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反映该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通过评估将金融系统的信息安全状况进行分类,可为金融业界提供一种用于评估和选择技术保障方案的参考标准。
二、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的分类
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可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
1.等级一:基础安全等级
2.等级二:普通安全等级
3.等级三:重要安全等级
4.等级四:核心安全等级
5.等级五:关键安全等级
等级一:基础安全等级
基础安全等级适用于没有特殊安全要求的金融信息系统,主要保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等级二:普通安全等级
普通安全等级适用于对用户身份、交易数据保护有较高需求的金融信息系统,主要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和交易的可信度。
等级三:重要安全等级
重要安全等级适用于对业务运作安全要求较高、具备一定的核心功能的金融信息系统,主要保障重要业务信息的安全和可靠性。
等级四:核心安全等级
核心安全等级适用于更高安全要求、涉及重要财产和金融系统稳定运行的金融信息系统,主要保障重要财物安全和金融系统正常运行。
等级五:关键安全等级
关键安全等级适用于对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直接关系到的金融信息系统,主要保障关键政务信息及其安全级别的安全。
三、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标准
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评估标准分为两个等级,针对不同评估对象分别评估。评估标准分别是:
1.针对新建或系统改造的金融信息系统开展评估。
2.针对已投入使用的金融系统开展评估。
评估基于风险管理和控制、金融业务需求及信息系统特征,按照回溯性、穿透性、目标导向、重现性,从物理设备、系统软件、网络设备和安全设备4个方向,在对应方向上结合相应安全指标对金融系统的安全架构、安全机制、安全措施及安全运维进行检测。
四、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保障金融行业安全的关键点
1.加强金融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安全
金融系统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金融系统安全的基石。保证金融系统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将有助于应对黑客攻击、病毒攻击等各种威胁。传统安全措施如防病毒软件、防火墙、入侵检测设备、数据备份等是加强基础设施安全的有效手段。
2.借助云安全技术提升金融系统安全性
金融业作为信息安全要求更高的行业之一,需要借助先进的云安全技术来增强安全防御能力。云计算提供了更加安全、经济、灵活的方式来实现对大数据的管理和分析。同时,云安全可以利用大数据的分析能力来为安全事件提供及时响应和发现。
3.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培养
人员是金融系统安全的一环,金融业应加强人员安全意识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此外,在雇佣员工时需要进行背景调查,特别是对金融产品和系统的操作人员进行安全审查,切断非必要的系统和网络访问权限。
4.制定详尽的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了详细、完整、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金融机构实施安全保障、保护用户信息、防范风险的基础。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安全管理规定、安全保密管理制度、技术保障制度、安全事件处置制度、安全检查与评估制度等。
5.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加强金融系统的安全,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监管部门应该尽可能完善监管规范,制定金融机构管理制度,真正起到规范金融业市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作用。同时,对于违规行为和安全事件应做出及时处理和公示,对于金融机构的违规行为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
综上所述,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评估标准,对于保障金融行业的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保障金融系统安全无疑是维持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为投资者提供可靠保障的重要举措。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是保障金融系统安全的重要称手,保护金融业健康发展。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级?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级?
5级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级,一级防护水平更低,更高等保为五级。分别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在我国,经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1999年10月批准发布的“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主要依据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和GA-163《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分类原则》等文件,将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分别是用户自主保护级、系统审计保护级、安全标记保护级、结构化保护级和访问验证保护级。
之一级(自主保护级)
一般适用于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小学,乡镇所属信息系统、县级单位中一般的信息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晌携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第二级(指导保护级)
一般适用于县级其些单位中的重要信息系统;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一般的信息系统。例如非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等。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产生严重损害,或者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损害,但不损害国家安全。
第三级(监督保护级)
一般适用于地市级以上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内部重要的信息系统,例如涉及工作秘密、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的办公系统和管理系统;跨省或全国联网运行的用于生产、调度、管理、指挥、作业、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信息系统以及这类系统在省、地市的分支系统;中央各部委、省(区、市)门户网站和重要网站;跨省连接的网络系统等。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损害。
第四级(强制保护级)
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特别重要系统以及核心系统。例如电力、电信、广电、铁路、民航、银行、税务等重要、部门的生产、调度、指挥等涉宴备伏及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核心系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或者对国家安全造成滚如严重损害。
第五级(专控保护级)
一般适用于国家重要领域、重要部门中的极端重要系统。
信息系统受到破坏后,会对国家安全造成特别严重损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的定级准则和等级划分
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金融系统网络安全保护等级:保障金融行业安全的关键,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分为几级?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