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详细介绍
随着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建立了网络安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的定义
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是指一个网站,它提供了一个平台,使安全研究人员和其他组织能够通报新发现的网络安全漏洞。
一般来说,一个漏洞通报网站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能够接受通报者提交的漏洞。
2.有专门的团队负责漏洞的分析和确认。
3.根据漏洞的严重程度和相关影响排名,及时将漏洞情况通报给相关方。
4.和相关组织或公司合作,协助解决网络安全漏洞问题。
作用分析
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对网络安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它直接有助于发现网络漏洞。通过这些通报,安全研究人员能够了解到网络上可能存在的漏洞,及时发现攻击行为,查明被攻击的数据和行业。
它有助于改善网络安全。通过展开漏洞计划,网站可以通过漏洞监测,限制访问者的活动、提升系统管理能力以及确立更加安全的安全策略等多种方式,加强系统设施的安全性,有效预防和防止各类网络安全问题。
还有,它有助于促进网络安全的公开和透明化。通过漏洞通报机制,安全研究人员能够及时报告漏洞情况,而相关公司、和安全部门在下一步阶段共同合作,全面掌握、解决网络安全问题,保护消费者和企业。这减少了不良行为的文字性质,进一步增强了网络安全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以及保护网络世界的公共利益。
综述
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在当前的网络安全问题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网络安全漏洞的及时通报、分享信息、处理问题,有助于推动网络安全科技的进步和在处理网络安全问题方面得到更好的效果。相信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在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们也需要越来越多的安全约束机制和工具来保护网络安全。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安全工信部通报阿里云,未及时上报重大漏洞,国资云建设刻不容缓
- 勒索病毒蔓延全球,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安全工信部通报阿里云,未及时上报重大漏洞,国资云建设刻不容缓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分布式存储联合实验室特讯:
近期,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通报,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6个月。此次事件源自阿里云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报告不及时,
再亏激次为国家数据安全敲响警钟,国资云建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管理局通报称,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简称“阿里云”)是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近日,阿里云公司发现阿帕奇(Apache)Log4j2组件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未有效支撑工信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管理。经研究,现暂停阿里云公司作为上述合作单位6个月。暂停期满后,根据阿里云公司整改情况,研究恢复其上述合作单位。
Apache Log4j 史上更大安全漏洞
先梳理一下阿帕奇严重安全漏洞的时间线:
11月24日
阿里云在阿帕奇(Apache)开放基金会下的开源日志组件Log4j2内,发现重大漏洞Log4Shell,然后向总部位于美国的阿帕奇软件基金会报告。
获得消息后,奥地利和新西兰官方计算机应急小组立即对这一漏洞进行预警。新西兰方面声称,该漏洞正在被“积极利用”,并且概念验证代码也已被发布。
12月9日
中国工信部收到有关网络安全专业机构报告,发现阿帕奇Log4j2组件存在严重安全漏洞,立即召集阿里云、网络安全企业、网络安全专业机构等开展研判,并向行业单位进行风险预警。
12月9日
阿帕奇官方发布紧急安全更新以修复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漏洞利用细节公开,但更新后的Apache Log4j2.15.0-rc1版本被发现仍存在漏洞绕过。
12月10日
中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收录Apache 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阿帕奇官方再度发布log4j-2.15.0-rc2版本修复漏洞。
12月10日
阿里云在官网公告披露,安全团队发现Apache Log4j2.15.0-rc1版本存在漏洞绕过,要求用户及时更新版本,并向用户介带祥绍该漏洞的具体背景及相应的修复方案。
12月14日
中销行袜国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发布《Apache Log4j2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排查及修复手册》,供相关单位、企业及个人参考。
12月22日
工信部通报,由于阿里云发现阿帕奇严重安全漏洞隐患后,未及时向电信主管部门报告,未有效支撑工信部开展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管理,决定暂停该公司作为工信部网络安全威胁信息共享平台合作单位6个月。
在服务器的组件中,日志组件是应用程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而其中Apache(阿帕奇)的开源项目log4j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日志组件,被广泛应用。
由于Apache Log4j存在递归解析功能,未取得身份认证的用户,可以从远程发送数据请求输入数据日志,轻松触发漏洞,最终在目标上执行任意代码。即
攻击者只要提交一段代码,就可以进入对方服务器,而且可以获得更高权限,控制对方服务器。通俗说,黑客通过这个普遍存在的漏洞,可以在服务器上做任何事。
有关报道显示,黑客在72小时内利用Log4j2漏洞,向全球发起了超过84万次的攻击。利用这个漏洞,攻击者几乎可以获得无限的权利——比如他们可以
提取敏感数据、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删除数据、安装勒索软件、或进一步散播到其它服务器。
国外网友以漫画说明Log4j2的重要性
该漏洞CVSS评分达到了满分10分,IT 通信(互联网)、工业制造、金融、医疗卫生、运营商等各行各业都将受到波及,全球互联网大厂、 游戏 公司、电商平台等都有被影响的风险。 比如苹果、亚马逊、Steam、推特、京东、腾讯、阿里、百度,网易、新浪以及特斯拉等全球大厂,悉数中招,众多媒体将这个漏洞形容成“史诗级”“核弹级”漏洞,可以说相当贴切。
据工信部官网消息,今年9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威胁和漏洞信息共享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其中提到,根据《网络产品安全漏洞管理规定》,网络产品提供者应当及时向平台报送相关漏洞信息,鼓励漏洞收集平台和其他发现漏洞的组织或个人向平台报送漏洞信息。
此次事件中,作为我国云计算服务的头部供应商的阿里云,11月24日发现计算机史上更大的漏洞,是先向国外的Apache基金会报告,而未及时向主管部门报送漏洞信息。工信部得知情况,已经是12月9日,中间已经过了15天。这十五天,中国的互联网简直是在裸奔。这期间已经有黑客掌握了这个漏洞,在利用这个漏洞进行网络攻击。作为新基建重要一环的云计算平台,更加应以谨慎的心态承担起保障网络安全的责任。
国资云建设 安全自主可控为上
互联网时代,国家安全自然延伸到了网络。各个国家,都在想办法堵自己漏洞,找别人家的漏洞,甚至是隐藏的后门。同样的漏洞,那就是看谁率先掌握。国外的开源软件层出不穷的漏洞,隐没难寻的后门,应用于国家重要机构或事关 社会 民生的部门,其潜在危害难以估量。我们除了想方设法被动收集修复漏洞,还要大力发展和利用自主安全可控的技术,才能在互联网领域寻求战略平衡,保障国家安全。
所以说,阿里云的这次行动足以为戒,忽视国家各项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国家安全责任意识淡漠,将国家网络安全置于巨大的危机之中。试问这样的第三方云服务商,如何让国家机构、央企国企放心将数据业务托管?
风险就在那里,警告从未缺席。国资云以安全自主可控、平稳可靠运行为上,才能确保国家安全,尽到 社会 责任。第三方云服务商难以超越企业自身的稳健盈利,更不要说将国家安全、公共利益、亿万民众福祉放在首位。国资云的建设将第三方云服务商排除在外,是互联网竞争环境的使然,也是数据安全责任的担当,更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国资云”建设 大势所趋
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北京交通大学信息管理理论与技术国际研究中心(ICIR)认为,
“国资云”建设是大势所趋,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是“国资云”建设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需要。国企数据资源属于国有资产,应纳入国资监管和统一管理,保护国有数据资产安全是建设国资云的核心目的;
二是“国资云”建设是保障国家重要数据安全的需要。近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相继颁布实施,将数据安全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国有企业的许多数据事关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
三是“国资云”建设是信创工程落地的重要抓手。在“国资云”数据中心逐步加大CPU、操作系统、存储、数据库、中间件等国产信创产品比重,并鼓励国产信创业务系统与“国资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适配应用,从基础到应用全方位推进信创工程步伐。
因此,“国资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业界已达成高度共识。
国资云赋能云上安全 G-Cloud增强国企竞争力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 社会 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国有企业不仅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也具有强烈的经济属性和物质属性,坚定不移地将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是党和人民对国有企业的基本要求。因此,国有企业更需要资产不断保值增值,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盈利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需使用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保持在国际国内市场中的竞争力。
而云计算平台就是当前更先进的生产工具。云计算平台中除了计算、存储、网络、虚拟化等Iaas服务相对比较成熟外,在Paas、Saas层面的技术创新速度非常快,产品迭代周期不断缩短,不同的厂商提供的云平台服务在技术领先性、服务稳定性、用户覆盖面等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差异。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选择了什么类型、什么厂商的云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企业使用了什么工具和武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率,也就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
国资云赋能云上安全,打造排除第三方云服务商的行业专属私有云。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自主研发的G-Cloud云操作系统,首要胜在安全。
其次G-Cloud在智慧城市、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领域的成功案例,将有助于充分激活国企强劲的竞争力、影响力、带动力。
2023年11月,
国资云平台中科云(东莞) 科技 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由中科院、东莞市等多方投资的上市企业国云 科技 控股,国资背景加持,官方认可,国内顶尖 科技 机构技术背书,使用国内首个自主产权、安全可控的G-Cloud云操作系统,建设“国资云”,
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大化优化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能、产业互联和商业创新!
中科云凝聚服务政企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核心团队,
联合产学研用各方力量,融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教育、交通、智能制造等多行业、多领域提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分布式存储服务,助力国资国企规模和实力的持续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
勒索病毒蔓延全球,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
这段时间比特币病毒席卷全球,被它勒索的几乎是存有重要文件的场所的电脑。这不难看出数据文件对我们的重要性。信息革命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体,云计算则是信息革命的神经中枢和核心推动力。云的出现推动了“互联网+”时代,它将信息变成了这个时代的基本属性。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拿兄享储存大量数据的云的安全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了云计算的时代。云技术正在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云把大数据(Big data)带入了人们的视野,云计算主要是为数据提供了保管、访问的场所和平台,而数据才是真正的财富。云计算的精髓在于资源的公有化及资源的共享,但云上数据的属性却是私有的。它们的存在类似于矛与盾,一方面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带来了挑战。数据特有的属性使云的安全性问题成为了网络时代中所要面临的消棚袭最为严峻的挑战!近年来黑客对云的攻击不断,14年 11 月,15年 3 月微软 Azure 出现过云故障。苹果在3月和7月都出现过问题,3 月的瘫痪更是超过 11 个小时,App Store、Apple Music、Apple Radio、Apple TV 等,甚至是 OS X 软件更新都受到了影响。黑色 5 月里,网易、支付宝、携程都连续出现问题。其中支付宝出现的问题和15年 7 月纽交所技术故障导致的交易暂停都是设计金融领域比较严重的事故。支付宝解释自己故障的原因是运营商的光纤被挖断导致。6 月阿里云香港机房瘫痪 12 个小时。16年 3 月腾讯云也曾出现用户无法访问,回应是上海机房出现问题。7月就在云服务厂商青云之一届用户大会进行的同时,青云的云服务出现了中断。业界人士把各种各样的云攻击,总结为八大类型。
1、滥用和非法使用云计算
自助服务是云计算平台的主要特征之一,在为用户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图谋不轨之人机会,他们可利用云服务中登录注册的简易即较弱的身份审查,他们可用虚假的或他人的身份信息,来冒充正常用户,然后通过云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共享性向其他虚拟主机发起攻击。云的基础架构和平台是云服务滥用的主要攻击目标。虽然软件滥用的限制性很大,但也不是没可能的。除了直接的攻击,他们还可以散播带有病毒的邮件,大量存储恶意数据等。在2023年一犯罪团伙通过租用阿里云平台向淘宝发起攻击,获取淘宝账户信息约9900万,其中2023万账户为确实存在并且密码吻合。
2、有恶意的内部人员
所有的IT服务都有受到内部人员破坏的风险。内部管理者单人作案或伙同他人一起进行犯罪,他们利用手中的访问特权去进行恶意或非法的行动。随着云用户的不断增加,云服务商所要聘用的管理员数量远比单独一个企业的信息管理员要多;此外,云计算也算外包服务的一种方式,所以还有外包服务商恶意内部人员的威胁。
3、不安全的应用编程接口
为了然顾客更好的得到云服务、更好的利用云资源,云服务商通常都会为用户提供应用程序接口。大量的应用程序接口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许安全漏洞,形成原因给种各样,有设计缺陷、有代码缺陷。这些漏洞都为黑客提供攻击用户的便利。
4、身份或者服务账户劫持
身份或账户的劫持是指用户或管理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没获得批准的情况下,他人恶意取代。一旦攻击者获取账号便可发动DDoS攻击,像在2023年部署在阿里云上的一家知名游戏公司,遭遇了全球互联网史上更大的一次DDoS攻击,攻击时间长达14个小时,攻击峰值流量达到每秒453.8Gb。
5、有关共享技术问题
云计算为了达成共享性,设计了多租户的体系结构,对于这种结构平台的底层通常没有设计强隔离。为了处理这个空白,Hypervisor协调客户端的操作系统和物理电脑资源的访问。攻击者可以通过云的共享元素的空白段,从而可以策划影响其他的云用户的操作,以及获取没有进行授权便能访问的数据。
6、数据的丢失或者泄露
最常见的企业存储信息是email占比45%,其次是销售和营销数据(42%),知识产权(38%)和客户数据(31%)。有很少的公司存储着敏感的财务数据(19%)或者员工的医疗保险数据(8%)。随着云的普及大量的数据正在从企业和蚂内部向公有云环境转移,但其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是各类企业存在的更大风险。一旦数据泄露或丢失企业和个人产生毁灭性的损失。
7、商业模式变化风险
随着人们消费模式的变化,云经济将成为未来的趋势。企业的财务也将慢慢的向云计算过渡,若云服务商不能解除用户心中的安全顾虑,那么云在未来的发展推动中将受到巨大的阻碍。
8、对企业内部网络内部攻击
很多企业用户将混合云作为降低公有云的风险的方式。在这种方案中,用户通常会把前端放在公有云中,而把后台留在私有云或内部网络中。二者之间有一条虚拟的或专用的通道是他们联系起来,这就为攻击者留下后门,致使被安全边界保护的公司网络随时可能会受到来自云的攻击。据调查显示,超过60%的人认为边界保护不是云安全的重要保护手段。这一通道一旦关闭,由混合云支持的业务将全部停止,这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财政损失。
云的出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云计算所带来的危险我们也不可忽略。云计算IASS基础架构未有强隔离,使传输数据的途径就不安全。有人说,可以把云的数据集中加密来保证云端数据的安全,但它的安全依旧就建立在基础设施,一旦一个网关宕掉或加密软件即服务(SaaS)不可用时,将不能发送新的加密数据到云中。此外,你在云中的加密数据将无法访问。那么我们该如何去规避这些风险呢?这也意味着云只有从本质上做出该变,才有可能根治或更好的防范黑客的攻击。
1、改变IP结构
现在的互联网是IP协议簇的网络,连接到网络的PC终端,首先得亮出自己的身份信息(IP地址)给防护系统检测,但网络却无法保证这个身份信息是真的。这个便是现在互联网之一个无法克服的安全漏洞。若网络终端的地址具有唯一性、可定位性、可定性的功能,就像现在我们所持的身份证一样,包含该用户的地理位置、设备性质、服务权限等信息特征。交换机根据这些特性重新制定新的规则,实现不同性质的数据分流。
2、构建量子化通信网络
现在的电脑依旧是约翰·冯·诺依曼理论下的电脑模式,即程序指令和操作数据是放在同一个地方的,也就是说黑客编写一段程序放入电脑便可以修改机器中的其他程序和数据。这一特性给木马、病毒、后门等留下了可乘之机。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病毒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杀毒软件和漏洞补丁总是慢一步,总是处于被动状态。TCP/IP协议技术的产生就像人类有了语言一样,它们可以使计算机的终端做交流。其核心能力是存储转发、检错重发。为它们提供可行性的服务器和路由器,具有解析终端之间传递的数据包的能力,这就为黑客病毒留了后路。
年8月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让我们看到了新的希望。那它有什么神奇之处呢?量子保密通信,能够从三个方面保障信息安全。之一,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信息交互是安全的,不会被窃听或盗取。第二,“主仆”身份能够自动确认,只有主人才能够使唤“仆人”,而其他人无法指挥“仆人”。第三,一旦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递口令被恶意篡改,使用者会立刻知晓,从而重新发送和接收指令。若可把这项技术应用在网络通信服务,这就可以斩断网络中的“污染”。这样就从结构上阻断了黑客的攻击途径,构建本质上的安全网络。
3、移动网络安全的加护
近年来DDoS攻击成为针对云服务商的最多的攻击之一。随着移动办公、城市公共网络服务的普及,黑客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网络攻击也越来也多。若我们可以建立虚拟的类似于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的无线网络的验证,保证移动网络的安全。
4、防生传输系统的构建
安全性是未来网络的发展的重中之重,人们常在口中提到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安全只需要保证传送信息不被他人所知,自己人能读懂就行,不需要在意网络是否安全。网络安全应在更底层构建,若网络安全有保障,那么信息的加密便是多余的,反正除了接收双方不会有人可以获得这条信息。
我们可以在离传输线路最近处构建一个类似于生物细胞进出的识别通信系统,是网络数据信息的保护屏障。使网络基础设备不能接触任意用户的数据信息,只有传送数据双方的包可以通过,其他东西一切阻挡在外面。
虽然云安全只是网络安全中的一小部分,从中不难看出网络安全问题迫在眉睫。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自身的网络安全做起呢?要养成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文件不要下载,不明邮件不要打开的好习惯。定期备份自己的重要文件。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共创网络安全的大时代!
近期国内多所院校出现ONION勒索软件感染情况,磁盘文件会被病毒加密为.onion后缀,该勒索软件运用了高强度的加密算法难以破解,被攻击者除了支付高额赎金外,往往没有其他办法解密文件,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解密恢复文件,对学习资料和个人数据造成严重损失。根据网络安全机构通报,这是不法分子利用NSA黑客春首武器库孙森盯泄漏的“永恒之蓝”发起的病毒攻击事件。
主要是以下三点原则和因导致电脑遭受病毒感染:
一是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没有采用正版软件,且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
二是不常用端口没有封闭;
三是个人网络安全意识淡漠,没有定期备份文档的习惯。
针对此次特币病毒主要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1.尽快给电脑安装此补丁,目前微软已发布补丁MS17-010修复了“永恒之蓝”攻击的系统漏洞,网址为
;
对于XP、2023等微软已不再提供安全更新的机器,推荐使用360“NSA武器库免疫工具”检测系统是否存在漏洞,并关闭受到漏洞影响的端口,可以避免遭到勒索软件等病毒的侵害。免疫工具下载地址:
。
2.安装正版操作系统、Office软件等。
3.关闭445、137、138、139端口,关闭网络共享;
4.强化网络安全意识,“网络安全就在身边,要时刻提防”:不明链接不要点击,不明文件不要下载。
据专家分析称,此次的全球比特币勒索病毒是由NSA泄露的Windows系统B/RDP远程命令执行漏洞引起。利用该漏洞,黑客可以远程实现攻击445端口。校园网受灾严重是因为教育网没有禁445端口。
对于这次的攻击来说,我就读网络专业,对这些都会熟悉一些,课程也有一些网络安全的知识,其中就讲到如何寻找功能bug、远程攻击、获取另一台计算机的账户和密码在远程植入一些木马。在一些网络安全上还有一些社会工程学。网络安全很重要,但他的危险无处不在。自己只能多做一些计算机的实时的更新安全软件,及时修补漏洞或者备份好自己比较重要的资料,有些资料备份可以利用脱机存储备份。塌链没
在这次病毒爆发后,我们的学院也及时给我们学生的一团纳些提醒网络安全告知。
一、做好个人重要数据备份。个人的学习数据、文档、照片等,根据其重要程度,定期备份到移动存储介质、知名网盘或其他计算机中。
二、养成良好的网络浏览习惯。不要轻易下载和运行未知网页上的软件,减少计算机被入唤键侵的可能。
三、注意个人计算机安全维护。自动定期更新系统补丁,安装常用杀毒软件和安全软件,升级到最新病毒库,并打开其实时监控功能。
四、停止使用微软官方已经明确声明不会进行安全漏洞修补的操作系统和办公软件。Office文档中的宏是默认禁止的,在无法确认文档是安全的情况下,切勿盲目打开宏功能。
五、不要打开来历不明或可疑的电子邮件和附件。
六、注意个人手机安全,安装手机杀毒软件,从可靠安全的手机市场下载手机应用程序。
请大家一起共勉,防护好网络安全,保护好个人资料。
针对网上不断爆发的病毒木马事件,怎样才能更大限度的保证我们自己的网络安全呢?
首先最重亩戚要的一点,电脑上一定要装上安全防护软件。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电脑高手,装上安全防护软件能给迅并陵予我们最基本的保护,不要迷信网上那些安全软件无用论,等你真的中招了为时已晚了。
其次,不要登录不安全的网站,不要随蔽亏意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不要随意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尤其是在现在各种聊天信息里面夹带的各种“链接”,各种网络热点的“XX包”等,很大可能里面就夹杂着木马病毒,遇到这种情况请谨慎下载。
最后,定期更新补丁漏洞,定期全盘杀毒检查,也是维护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
做到以上三点,相信基本上也不会中招啦!
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网络安全漏洞通报网站」详细介绍,以便大家了解此网站的相关信息。,安全工信部通报阿里云,未及时上报重大漏洞,国资云建设刻不容缓,勒索病毒蔓延全球,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网络安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