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已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各种大规模网络攻击事件频繁发生。为此,在完善网络安全体系的过程中,技术变迁和风险防范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按照网络安全信息发展历程图进行阐述,回顾网络安全信息的技术变迁和风险防范策略的演进过程。
1980年代初,计算机主要是用于科学计算等非商业用途,网络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计算机的商业化应用和网络技术的普及,黑客攻击、计算机病毒、蠕虫病毒等安全问题愈发严重。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逐渐加深。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国防部设立了网络安全研究中心,专门负责研发保障国防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技术。此时期的防范策略主要是围绕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数据加密和安全协议技术进行。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普及,信息安全的成本大幅下降,并且网络攻击方式开始越来越多样化。1994年,网络协议SSL(Secure Sockets Layer)诞生,该技术最初应用于保护网络传输层的安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SSL的使用逐渐扩展到Web应用程序中,从而成为几乎所有网络服务的标准安全协议。此时期的防范策略主要是围绕安全协议技术进行。
2023年代初,网络安全技术迎来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2023年,Web应用程序安全技术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注入技术被首次确定为网络攻击方法。此后,XSS(Cross-Site Scripting,跨站脚本攻击)和CSRF(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跨站请求伪造)等攻击方式相继出现。针对这些攻击方式,防范策略从单一的安全协议技术向更加全面的权限控制、入侵检测和数据监控等方向转变。
2023年代,随着移动设备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安全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化和严峻化。新一代网络攻击手段如DOS(Denial of Service,拒绝服务攻击)、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等恶意攻击更加普遍和猖獗。防范策略不再限于传统的安全技术,而是涉及到了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多方面。此时期的防范策略主要是围绕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网络安全体系进行。
随着技术的快速兴起,网络安全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网络安全技术仍将持续快速发展,追求更加创新、高效、智能的技术变革和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全球化网络安全治理模式,成为网络安全信息的未来方向。
网络安全信息发展历程图涵盖了30年来的技术变迁和风险防范策略的演进过程。从基于密码学技术的数据加密和安全协议技术到全面的权限控制、入侵检测和数据监控、再到现在的多维度、多层次、多领域的网络安全体系,网络安全防范策略不断更新升级,在科技的帮助下,网络安全形势会越来越好。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 关于网络的资料
-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1、在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5年目标: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2、在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3、在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4、在1994年, 中国之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工程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5、在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6、在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7、在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让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8、在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9、在2023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0、在2023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11、在2023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12、在202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扩展资料
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四大阶段
1、学术牵引期。指的是互联网从美国引入中国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科研单位历经数年的努力,推动互联网从信息检索,到全功能接入,再到商业化探索。
2、探索成长期。指的是逐步建立普通大众对互联网的认知度和接受度,稳步成长。在这一期间,我国最早一批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热情高涨,一路高歌,不畏互联网泡沫期带来的考验,努力探索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3、快速发展期。该阶段成熟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建立,“内容为王”的时代慢慢过去,开始转向“关系为王”的web2.0。互联网的角色关系也开始转变,内容的缔造者不再只是网站,个体用户也可以参与其中,逐步通过内容来拓展自己的关系链,也就是我们常说的SNS时代。
4、成熟繁荣期。该阶段正是我们目前经历的成熟互联网阶段。从微博的盛行,到2023年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应用与消息流型社交网络并存,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之一次互联网大浪潮1994年—2023年
从四大门户到搜索
1994年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
1997年6月,丁磊创立网易公司;
1998年张朝阳正式成立搜狐网;
1998年 邮箱普及&之一单网上支付完成
1998年11月腾讯成立 ,由马化腾、张志东等五位创始人创立。
1998年12月,由王志东先生创立新浪
1999年 聊天软件QQ出现,当时叫 OICQ,后改名腾讯QQ风靡全国。
1999年9月9日马云带领下的18位创始人在杭州正式成立了阿里巴巴集团
2023年1月1日李彦宏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
第二次互联网大浪潮(2023年—2023年)
从搜索到社交化网络
(博客、sns、论坛、微博)
2023年中国互联网协会成立
2023年,博客网成立
2023年,个人门户兴起,互联网门户进入2.0时代。
2023年 淘宝网上线,后来成为全球更大C2C电商平台;下半年,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
2023年 网游市场风起云涌
2023年博客元年
2023年熊猫烧香病毒泛滥,名为“熊猫烧香”的计算机蠕虫病毒感染数百万台计算机
2023年 电商服务业确定为国家重要新兴产业
2023年 中国网民首次超过美国
第三次互联网大浪潮(2023年—2023年)
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
(入口从搜索到各种各样app分流)
2023年 SNS社交网站活跃,人人网(校内网)、开心网、QQ、等SNS平台为代表
2023年团购网站兴起,数量超过1700家,团购成为城市一族最潮的消费和生活方式。
2023年微博迅猛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渗透日益深入,政务微博、企业微博等出现井喷式发展。
2023年手机网民规模首次超过台式&微信朋友圈上线
2023年3月今日头条上线
2023年双11阿里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
被业内称为双十一的爆发点,这一年淘宝商城正式更名为天猫。2023年双十一当日,天猫与淘宝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其中天猫达到132亿淘宝也有59亿。
2023年余额宝上线
2023年淘宝双十一销售额:350亿元
2023年 打车软件烧钱发红包,滴滴快的巨资红包抢用户,“互联网+交通”出行.
2023年阿里上市之后的之一个双十一:571亿元
2023年 首次提出“互联网+”;
2023年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当日双十一销售额达到:912亿元
2023年,互联网直播、网红等热词“风靡全国”, 短视频造就之一网红papi酱!
2023年自媒体百家争鸣,互联网BAT之一梯队,第二梯队等纷纷砸金压自媒体平台,(百家号,搜狐号,网易号,大yu号、京东号、迅雷号等)
2023年天猫双十一狂欢节成交额 1207亿元 人民币
2023年12月3日知识付费掘起,
2023年12月3日,喜马拉雅FM中国之一个知识内容狂欢节,称为“123知识狂欢节”,消费超过5000万.
2023年微信推出看一看,搜一搜.
扩展资料:
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和特点:
1、手机上网比例首超传统PC上网比例,移动互联网带动整体互联网发展
2、互联网发展从“广”到“深”,网民生活全面“互联网化”
3、支付类应用领涨,推动电商基因渗透更多线下消费场景
4、手机游戏异军突起,带动整体网络游戏使用率逆转增长
5、互联网理财用户初具规模,网络金融服务创新潮涌
6、社交网站使用率持续下滑,社交元素与其他应用的融合已成常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1、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ALEPH是在西欧核子中心高能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的一个国际合作组。我国科学家参加了ALEPH组,高能物理所是该国际合作组的成员单位。)
组长的吴为民,从北京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之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2、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
3、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4、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5、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6、1994年, 中国之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7、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8、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9、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10、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11、2023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2、2023 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13、2023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14、202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西南部的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史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之后就是麻省理工,哈佛BBN等越来越多的机构或公司加入,这就是成了互联网趋形。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较2023年底增加5672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23年的81.0%提升至85.8% 。
◇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
及率为45.8%,较2023年底提升3.7个百分点。
◇ 截至202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较2023年底增加8009万人,网民中使
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81.0%。
◇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28.6%,规模达1.77亿,相比2023年增
长2101万人。
◇ 中国网民中通过台式电脑上网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的比例分别为69.7%和44.1%,相比2023年均有所下降,下降比例分别为0.8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手机上网比例保持较快增长,从74.5%上升至81.0%,提升6.5个百分点。
◇ 我国域名总数为1844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4.2%,达到1083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8.7%。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站总数为320万,全年增长52万个,增长率为19.4%。
◇ 截至2023年12月,全国企业使用计算机办公的比例为93.1%,使用互联网的比例为83.2%,固定宽带使用率为79.6%。同时,开展在线销售、在线采购的比例分别为23.5%和26.8%,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推广活动的比例为20.9%。
截至2023年12月,我国IPv4地址数量为3.30亿,拥有IPv6地址16670块/32。 我国域名总数为1844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较去年同期增长44.2%,达到1083万,在中国域名总数中占比达58.7%。
我国网站总数为320万个,较去年同期增长19.4%。 国际出口带宽为3,406,824Mbps,较去年同期增长79.3%。
扩展资料: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很广泛。在互联网上可以聊天、玩游戏、查阅东西等。更为重要的是在互联网上还可以进行 广告宣传和购物。互联网给现实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在数字知识库里寻找自己学业上、事业上的所需,从而帮助网民的工作与学习。
互联网在现实的应用很广泛,每天有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大家用它来聊天,了解资讯,购物等种种,也不乏一些人利用互联网为自己的产品宣传,因此也促使了一些新兴行业的诞生。
分组交换,简单说就是数据 在传输时分成若干段,每个数据段称为一个数据包,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包,TCP/IP协议主要包括两个主要的协议,即TCP协议和IP协议,这两个协议可以 联合使用,也可以与其他协议联合使用,它们在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1)首先由TCP协议把数据分成若干数据包,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序号,以便接收端把数据还原成原来的格式。
2)IP协议给每个数据包写上发送主机和接收主机的地址,一旦写上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数据包就可以在物理网上传送数据了。IP协议还具有利用路由算法进行路由选择的功能。
3)这些数据包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途径(路由)进行传输,由于路径不同,加上其它的原因,可能出现顺序颠倒、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甚至重复的现象。
这些问题都由TCP协议来处理,它具有检查和处理错误的功能, 必要时还可以请求发送端重发。简言之,IP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而TCP协议负责数据的可靠传输。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中国互联网发展历程:
1、1986年8月25日,瑞士日内瓦时间4点11分,北京时间11点11分,由当时任高能物理所ALEPH组组长的吴为民。
从北京发给ALEPH的领导——位于瑞士日内瓦西欧核子中心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斯坦伯格(Jack Steinberger)的电子邮件(E-mail)是中国之一封国际电子邮件。
2、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
3、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
4、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
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5、1994年, 中国之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
6、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7、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8、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
9、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10、2023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11、2023 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12、2023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
13、202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扩展资料
发展趋势:
1、中国网络日趋完善。
2、网民网技日益提高。
3、网络技术创新发展。
4、网络应用重心转化。
5、已经从生活娱乐逐步向社会经济领域渗透。
6、网民对网络信任和安全的要求也日渐提高。
7、网民对互联网的信任与发展期盼稳中求快。
8、在可用基础上构建可信网络是人心所向。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1989年8月,中国科学院承担了国家计委立项的“中关村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NCFC)——中国科技网(CSTNET)前身的建设。
1989年, 中国开始建设互联网 — 5年目标 — 国家级四大骨干网络联网。1991年, 在中美高能物理年会上,美方提出把中国纳入互联网络的合作计划。
1994年4月,NCFC率先与美国NSFNET直接互联,实现了中国与Internet全功能网络连接,标志着我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的诞生。中国科技网成为中国最早的国际互联网络。
1994年, 中国之一个全国性 TCP/IP 互联网—CERNET示范网 工程 建成,并于同年先后建成中国互联网。
1994年, 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中国科学技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1994年, 中国终于获准加入互联网并在同年5月完成全部中国联网工作。
1995 年,张树新创立首家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瀛海威–老百姓进入互联网。1998 年,CERNET 研究者在中国首次搭建IPV6 试验床。
2023年, 中国三大门户网站搜狐、新浪、网易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2023年,下一代互联网地区试验网在北京建成验收。
2023年, 第二季度,搜狐率先宣布盈利,宣布互联网的春天已经来临。2023年, 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项目开始实施。
扩展资料:
中国互联网状况
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全年新增网民5580万。互联网普及率较上年底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38.3%。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占整体网民比例为69.3%,较上年底增长5285万人。家庭电脑上网宽带网民规模为3.92亿,占家庭电脑上网网民比例为98.9%。
农村网民规模为1.36亿,比2023年增加1113万,占整体网民比例为26.5%。网民中30-39岁人群占比明显提升,较2023年底上升了2.3个百分点,达到25.7%。
网民中初中学历人群占比继续保持增长,由32.8%上升至35.7%。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3.4%,比2023年底降低5个百分点;手机则上升至69.3%,其使用率正不断逼近传统台式电脑。
2023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18.7个小时,较2023年同期增加0.4小时。截至2023年12月底,中国域名总数为775万个,其中.CN域名总数为353万个。中国网站总数为230万个。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中国互联网
关于网络的资料
网络是由节点灶镇明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在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旅磨专指加权图。网络除了数学定义外,还有具体的物理含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中,隐告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
含义
网络是由节点和连线构成,表示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用数学定义,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它专指加权图。物理含定义,即网络是从某种相同类型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
互联网
网际网络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3个义项
展开
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审核
贡献者
互联网(英语: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Internet)、英特网,互联网始于1969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通常internet泛指互联网,而Internet则特指因特网。这种将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方法可称作“网络互联”,梁型核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互联网并不等同万维网,万维网只是一建基于超文本租辩相互链接而成的全球性系统,且是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服务其中之一。
中文名
互联网
外文名
Internet
定义
电脑相互连接并沟通而成的网络
起源
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开创时间
1969年
发展历程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因特网这个词已经频繁出现在我们的交流中,因特网是不是就是我们常看到的Internet呢?
实际上Internet表示的意思是互联网,又称网际网路,根据音译也被叫做因特网、英特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且巨大的全球化网络,在这个网络中有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各种不同的连接链路、种类繁多的服务器和数不尽的计算机、终端。使用互联网可以将信息瞬间发送到千里之外的人手中,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因特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首先用于军事连接,后将美国西南部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
另一个推动 Internet发展的广域网是NSF网,它最初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资助建设的,目的是连接全美的5个超级计算机中心,供100多所美国大学共享它们的资源。NSF网也采用TCP/IP协议,且与Internet 相连。
ARPA网和NSF网最初都是为科研服务的,其主要目的为用户提供共享大型主机的宝贵资源。随着接入主机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把Internet作为通信和交流的工具。一些公司还陆续在Internet上开展了商业活动。随着Internet的商业化,其在通信、信息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被挖掘出来,使Internet有了质的飞跃,并最终走向全球。
1968年
1968年,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特德.肯尼迪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
1978年
1978年,UUCP(UNIX和UNIX拷贝协议)在贝尔实验室被提出来,1979年,在UUCP的基础上新闻组网络系统发展起来。新闻组(集中某一主题的讨论组)紧跟着发展起来,它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交换信息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然而,新闻组并不认为是互联网的一部分,因为它并不共享TCP/IP协议,它连接着遍布世界的UNIX系统,并且很多互联网站点都充分地利用新闻组。新闻组是网络世界发展中的非常重大的一部分。
互联网时代
之一个检索互联网的成就是在1989年发明出来,是由PeterDeutsch和他的全体成员在Montreal的McGillUniversity创造的,他们为FTP站点建立了一个档案,后来命名为Archie。这个软件能周期性地到达所有开放的文件下载站点,列出他们的文件并且建立一个可以检索的软件索引。检索Archie命令是UNIX命令,所以只有利用UNIX知识才能充分利用他的性能。
点击加载更多
词条目录
百科名片
发展历程
1968年
1978年
1989年
1991年
运行原理
应用模式
基本优点橡掘
网络差异
网络差异性
设备差异性
社会影响
经济影响
网络即传媒
多功能互动
网页出版物
语言影响
消极影响
中国状况
相关命名
发展规模
功能分类
低俗信息
网络预测
基本概述
语义网
人工智能
虚拟世界
移动网络
注意经济
提供服务
在线视频
应用
网络应用
个性化
运营模式
发展状况
网络安全
科技发展
发展环境
网络信用
笨蛋喜欢猪头哦,有更好答案
以后不会几百块吧邓肯包括得不到肯定不得可能百度看看大不大看你的你你的快递你发那你就
你不知道怎么回事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信息化时代里,计算机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趋势,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在网络信息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情况中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网络安全问题。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给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网络信息被盗取破坏的安全问题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烦恼,因此提高网络技术防护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1、计算机网络安全相关概念
保护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网络系统中的软件、硬件和数据不被恶意攻击或其他因素破坏、修改或者遗失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其中包括网络数据在没有经过授权的情况不被改变,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确保信息的完整性而不会被破坏或丢失;保护信息不被未获得权限的计帆雀算机截取或使用;能够对信息传播进行有效控制等。
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其中影响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很多:
(1)网络系统设计问题,网络设计问题可导致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由于网络系统在设计中缺乏全面的考虑和规范地设计,因此会出现安全漏洞,并且导致网络系统的拓展性不强。
(2)网络硬件配置问题,网络系统的质量会极大程度上受到网络中枢企业服务器的影响,其服务器运行是否稳定以及功能是否完善都决定了网络系统质量水平;另外,如果在网卡的选配上使用不当也会导致网络不稳定现象。
(3)网络安全策略不够严密,网络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计划实施前的准备或者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设置具体行动。但是在网络防火墙设置中往往会因为扩大了访问权限,导致不法人员对网络系统的恶意破坏。
(4)局域网安全问题,局域网常常用来局域内计算机之间的联系和资源共享,它共享数据的开放性也导致了信息容易被无意或有意的篡改,因此局域网也给网络安全性制造了麻烦。如果在局域网中设置访问控制配置,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安全性,但是其设置比较复杂,并且还会给别人提供可乘之机
2、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趋势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主要集核御中在防病毒、防火墙以及入侵检验这三项技术中。这三项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给网络环境提供了安全保障,但是随着网络环境不断复杂化,上述三项技术在目前水平整体技术框架中仍显得不足。为了提高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强化这三项的防护能力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1.防火墙技术发展趋势
当今的防护墙技术水平以及产品都不是很成熟,在防护网络安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使得客户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用户的需求是防火墙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所以改轿岩在以后的防火墙技术发展中提高它的安全性能,提高处理速度以及丰富功能是它的主要发展方向,这些技术特点中创新是关键性因素,只有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才能使得防火墙技术更加稳定地快速发展。目前各大安全防护软件在防火墙技术性能研究方面主要集中在它的易用性、实用性以及稳定性上深入探讨。防火墙技术会随着网络环境形势变化而发展,并逐渐获得用户更大的好感。防火墙技术在算法和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防火墙技术如果被应用到计算加速和应用层性能分析方面,就能扩大服务功能为用户网络系统应用层进行安全保护,因此对芯片加速问题和对深度内容过滤的内容研究,是防火墙技术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也是防火墙技术的创新之处,网络安全公司应该着力致力于这项技术的研究从而破解如今网络安全问题形势严峻的问题。
为了面对当前网络安全问题的挑战,就要建立起基于不同架构的功能防火墙,为促进我国网络安全环境进一步努力。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投入更大的物力和财力进行研究,总之防火墙技术在环境的推动下会更具有人性化和可靠性。
2.入侵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入侵检测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搜集、分析多方面的信息对系统进行检测,检测内容包括系统是否被攻击以及有无违反网络系统安全策略的行为。以后的入侵检测技术发展主要借助两种手段对系统进行检测。
(1)安全防御检测,通过运用网络安全风险管理体系中整体工程措施对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全方面的处理,包括对加密通道、防火墙以及防病毒等方面对网络结构和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工程风险管理体系再生成可行的解决办法解决入侵问题。
(2)智能化检测,智能化监测手段是未来提高入侵检测技术发展水平的突破口之一。目前,常用的智能化检测方法主要是采用免疫原理法、模糊技术法以及神经网络手段等,特殊问题下还会用到遗传算法,通过上述方法加强对泛化入侵的辨识。其智能化检测手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3.防病毒技术发展趋势
提高防病毒技术发展水平主要是提高相关技术对网络系统病毒的查杀率,在未来的防病毒技术产品中其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反病毒和反黑有机结合方面以及从入口处拦截病毒。威胁病毒和黑客是网络安全的两大真凶。在以后的技术研究中能够更好的实现用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智能扫描。在入口处拦截病毒是防病毒的根源之处,目前有很多生产商正在研发相关软件和程序研发,将防毒程序和软件直接配置在安全网关上面。
总之,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维护用户利益和国家机密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网络环境的不断复杂化,提高网络安全防火墙技术、防入侵技术以及防病毒技术是当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
;
关于网络安全信息发展历程图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