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同时,网络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安全威胁。黑客攻击、病毒侵袭、网络诈骗等问题成为了网络安全的主要挑战之一。针对这些安全隐患,各地和企事业单位都在积极加强网络安全建设。黑龙江省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也在加速推进网络安全系统建设,为保障网络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黑龙江省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和机制,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2023年,黑龙江省成立了省部级网络安全委员会,成为全国首批组建此类委员会的省份之一,主要负责协调和指导全省网络安全工作,形成了“统一政策、整合资源、协同作战、依法惩治”的有效机制。此外,黑龙江省还联合公安、工信、信息等部门,制定了一批网络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进一步提升了黑龙江网络安全的整体水平。
为了全面守护网络安全,黑龙江省多措并举,不断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和处置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黑龙江省成功建立了全省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中心和应急响应中心,覆盖全省范围的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此外,省还推广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了多层次、多领域的网络安全体系,为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和教育。通过定期组织社会团体、企业、机关、学校等单位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提高广大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维护网络安全的良好氛围。在全国首批开展网络安全主题宣传周,黑龙江省各界组织了百余场网络安全宣传活动,主动向社会公众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着力提升公众的防范意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网络安全应急处置。黑龙江省已制定和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预案及管理规程,形成了一支专业的应急处置队伍,能够在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处置。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还积极开展跨网段信息共享和协同处置,与公安、信息、工信等多个部门交流沟通,共同加强网络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形成了“一点联动、六方协同、全域保障”的网络安全应急响应体系。
黑龙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意义重大,为保障网络安全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黑龙江未来将继续推进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法规和制度,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和教育,提高网络安全技术和人才水平,加强攻防演练和应急响应能力,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为促进黑龙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网络及信息系统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及信息系统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如图1所示。其保障功能主要体现在对整个网络系统的风险及隐患进行及时的评估、识别、控制和应急处理等,便于有效地预防、保护、响应和恢复,确保系统安全运行。
图1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1.网络安全保障关键要素
网络安全保障关键要素包括四个方面:网络安全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安全运作和网络安全技术,如图2所示。其中,网络安全策略为安全保障的核心,主要包括网络安全的战略、政策和标准。网络安全管理是指企事业机构的管理行为,主要包括安全意识、组织结构和审计监督。网络安全运作是企事业机构的日常管理行为,包括运作流程和对象管理。网络安全技术是网络系统的行为,包括安全服务、措施、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
图2 网络安全保障要素图3 P2DR模型示意图
在机构的管理机制下,只有利用运作机制借助技术手段,才可真正实现网络安全。通过网络安全运作,在日常工作中认真执行网络安全管理和网络安全技术手段,“七分管理,三分技术,运作贯穿始终”,管理是关键,技术是保障,其中的管理实际上包括管理技术。P2DR模型是美国ISS公司提出的动态网络安全体系的代表模型,也是动态安全模型,包含4个主要部分:Policy(安全策略)、Protection(防护)、Detection(检测)和 Response(响应)。如图3所示。
2.网络安全保障总体框架
鉴于网络系统的各种威胁和风险,以往传统针对单方面具体的安全隐患,所提出的具体解决方案具有一定其局限性,应对的措施也难免顾此失彼。面对新的网络环境和威胁,需要建立一个以深度防御为特点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总体框架如图4所示。此保障体系框架的外围是风险管理、法律法规、标准的符合性。
图4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网络安全管乎春理的本质是对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进行动态及有效管理和控制。网络安全风险管理是网络运营管理的核心,其中的风险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包括网络信息安全风险。实际上,在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中,充分体现了风险管理的理念。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架构包括五个部分:
1) 网络安全策略。属于整个体系架构的顶层设计,起到总体宏观上的战略性和方向性指导作用。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理念,从长远发展规划和战略角度整体策划网络安全建设。
2) 网络安全政策和标准。是对网络安全策略的逐层细化和落实,包括管理、运作和技术三个层面,各层面都有相应的安全政策和标准,通过落实标准政策规范管理、运作和技术,保证其统一性和规范性。当三者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安全政策和标准也需要调整并相互适应,反之,安全政策和标准也会影响管理誉睁、运作和技术。
3) 网络安全运作。基于日常运作模式及其概念性流程(风险评估、安全控制规划和实施、安全监控及响应恢复)。是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核心,贯穿网络安全始终;也是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和技术机制在日常运作中的实现,涉及运作流程和运作管理。
4) 网络安全管理。对网络安全运作至关重要,从人员、意识、职责等方面保证网络安全运作的顺利进行。庆顷岁网络安全通过运作体系实现,而网络安全管理体系是从人员组织的角度保证正常运作,网络安全技术体系是从技术角度保证运作。
5) 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运作需要的网络安全基础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及时支持。先进完善的网络安全技术可极大提高网络安全运作的有效性,从而达到网络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实现整个生命周期(预防、保护、检测、响应与恢复)的风险防范和控制。
摘自-拓展: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第3版)贾铁军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黑龙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黑龙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守护网络 安全驻守——黑龙江网络安全系统建设,网络及信息系统需要构建什么样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