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是当前互联网世界中的一个严峻挑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广泛,网络攻击手段也日益百花齐放、复杂多变。网络攻击不仅是信息安全领域的大问题,也是国家安全的隐患。为了有效地防御网络攻击,各个领域都在不断地加强相应的保护措施。军工领域则是在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行业之一。而军工工控防火墙则是军工领域防御网络攻击最后一道坚强防线。
一、军工领域的网络安全形势
军工领域的网络安全形势比其他领域更加严峻。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资产价值高,信息敏感度高。军工企业涉及到的技术、装备和武器等都具有较高的资产价值,而这些资产往往是国之重器,涉及国家安全,信息敏感度也因此更高。二是“目标容易”,攻击面广。军工领域与技术密切相关,在技术领域掌握了先进的技术,往往成为网络攻击者的首要目标;同时,军工领域涉及的系统、程序、网络等组成元素非常复杂,攻击实施的难度更低,攻击面广,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
二、问题解决与防范措施
对于这种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军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军工领域通常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彻底的管理方法和规范操作步骤,包括保密管理制度、疫情处置预案、物理安全措施等。
2、加强人员管理。对管控权限、账号强制使用复杂密码等方面进行管理,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岗位责任意识,强化系统以及数据信息的安全保密意识。
3、针对性强的网络安全防范系统。依靠军工后勤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军工工控防火墙和信息安全管理平台等网络安全防护系统技术,全面提高军工企业网站的安全等级和网络防护能力。
军工工控防火墙是军工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一环,是防御网络攻击的最后一道坚强防线。军工工控防火墙不仅可以有效保护军工企业的工控系统,还可以保护企业整个局域网和内网。
三、军工工控防火墙的作用
军工企业所关注的网络威胁往往不是来自于黑客,而是来自于对军工工控系统的物理入侵,这种入侵往往意味着更严重的形式的攻击或导致系统崩溃。军工工控防火墙的作用在于,减缓和抵御网络攻击带来的安全风险、保护工控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网络安全防御效能。
1、减缓和抵御网络攻击
在网络攻击事件发生时,军工工控防火墙能够依据采集的数据,对攻击者实施反击,阻止攻击者的后续攻击流量。同时,军工工控防火墙的工作不影响正常的工业控制流程,提供了可靠的网络安全保护保障,为企业的稳定运营提供保障。
2、保障工控系统安全运行
针对工控系统的特点,军工工控防火墙能够对工控设备实施精细化的监督和管理。它可以在企业的网络边界处,实现对网络流量全面的细粒度审计和管控,包括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障要求。同时,它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特定的策略,包括流量识别,黑白名单等多种手段。
3、提高网络安全防御效能
通过使用军工工控防火墙,能够将重要工控系统独立于企业网络之外,从而实现被动威胁防范,为工控系统提供主动防范。一些军工工控防火墙还可以使用高级的行为分析技术,对工控系统流量进行分析,通过数据研究、机器学习等手段,发现潜在威胁行为,提高企业的安全性防御效能。
四、
网络攻击威胁不断,每个行业都面临难以预测和防范的网络威胁。军工工控防火墙作为军工领域防御网络攻击最后一道坚强防线,其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军工工控防火墙已经成为防范工控系统被物理入侵和大规模网络攻击最为有效的手段,值得推广、普及、充分应用。保障网络安全防护不仅是关乎企业自身,也是关乎国家网络安全建设的重大问题。加强网络安全防控工作,是军工领域打造强大保障的必经之路。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在modbus,事务处理标识符是什么东西?什么作用?一定采纳
- 防火墙主要有哪几类体系结构,分别说明其优缺点
- 防火墙的发展趋势
在modbus,事务处理标识符是什么东西?什么作用?一定采纳
这个需要应用层协议进败轿行解析,你这个比方的协察悉肆议做的不够好,
主站:你早饭吃了没?脸洗了没?
从站:陆燃早饭+(吃了回答是,没吃回答否);脸(洗了回答是,没洗回答否)
想要机器能够明白,首先写程序的自己能明白问题提出之后对回答的解析
相当于tcp连接中:主战发一个请求,表示是“请求”的标识
从好数凯站回一个ack,表示友唤“ack”的标识.
但是问题是modbus就不是面向连接的通信协议,所以这个值一般设为00 00(也就是不管他,或者你也可以毕态随便设什么,当成数据位用都行)
而tcp mode下的modbus本身就已经是tcp协议了,tcp自己就有更加完善的操作了,还要这两个字节的事务处理标识符有什么用呢?
防火墙主要有哪几类体系结构,分别说明其优缺点
防火墙主要的体系结构:
1、包过滤型防火墙
2、双宿/多宿主机防火墙
3、被屏蔽主机防火墙
4、被屏蔽子网防火墙
5、其困行他防火墙体系结构
优缺点:
1、包过滤型防火墙
优点:
(1)处理数据包的速度较快(与代理服务器相比);(2)实现包过滤几乎不再需要费用;(3)包过滤路由器对用户和应用来说是透明的。
缺点:
(1)包过滤防火墙的维护较困难;(2)只能阻止一种类型的IP欺骗;(3)任何直接经过路由器的数据包都有被用作数据驱动式攻击的潜在危险,一些包过滤路由器不支持有效的用户认证,仅通过IP地址来判断是不安全的;(4)不能提供有用的日者或者根本不能提供日志;(5)随着过滤器数目的增加,路由器的吞吐量会下降;卜橘(6)IP包过滤器可能无法对网络上流动的信息提供全面的控制。
2、双宿/多宿主机防火墙
优汪弊哗点:
(1)可以将被保护的网络内部结构屏蔽起来,增强网络的安全性;(2)可用于实施较强的数据流监控、过滤、记录和报告等。
缺点:
(1)使访问速度变慢;(2)提供服务相对滞后或者无法提供。
3、被屏蔽主机防火墙
优点:
(1)其提供的安全等级比包过滤防火墙系统要高,实现了网络层安全(包过滤)和应用层安全(代理服务);(2)入侵者在破坏内部网络的安全性之前,必须首先渗透两种不同的安全系统;(3)安全性更高。
缺点:路由器不被正常路由。
4、被屏蔽子网防火墙
优点:
安全性高,若入侵者试图破坏防火墙,他必须重新配置连接三个网的路由,既不切断连接,同时又不使自己被发现,难度系数高。
缺点:
(1)不能防御内部攻击者,来自内部的攻击者是从网络内部发起攻击的,他们的所有攻击行为都不通过防火墙;(2)不能防御绕过防火墙的攻击;(3)不能防御完全新的威胁:防火墙被用来防备已知的威胁;(4)不能防御数据驱动的攻击:防火墙不能防御基于数据驱动的攻击。
安全基础 三代防火墙体系结构演变介绍
为了满足用户的更高要求,防火墙体系架构经历了从低性能的x86、PPC软件防火墙向高性能硬件防火墙的过渡,并逐渐向不但能够满足高性能,也需要支持更多业务能力的方向发展。
防火墙在经过几年繁荣的发展后,已经形成了多种类型的体系架构,并且这几种体系架构的设备并存互补,并不断进行演变升级。
防火墙体系架构“老中青”
防火墙的发展从之一代的PC机软件,到工控机、PC-Box,再到MIPS架构。第二代的NP、ASIC架构。发展到第三代的专用安全处理芯片背板交换架构,以及“All In One”集成安全体系架构。
为了支持更广泛及更高性能的业务需求,各个厂家全力发挥各自优势,推动着整个技术以及市场的发展。
目前,防火墙产品的三代体系架构主要为:
之一代架构:主要是以单一CPU作为整个系统业务和管理的核心,CPU有x86、PowerPC、MIPS等多类型,产品主要表现形式是PC机、工控机、PC-Box或RISC-Box等;
第二代架构:以NP或ASIC作为业务处理的主要核心,对一般安全业务进行加速,嵌入式CPU为管理核心,产品主要表现形式为Box等;
第三代架构:ISS(Integrated Security System)集成安全体系架构,以高速安全处理芯片作为业务处理的主要核心,采用高性能CPU发挥多种安全业务的高层应用,产品主要表现形式为基于电信级的高可靠、背板交换式的机架式设备,容量大性能高,各单元及系统更为灵活。
基于FDT指标的体系变革
衡量防火墙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吞吐量、报文转发率、更大并发连接数、每秒新建连接数等。
吞吐量和报文转发率是关系防火墙应用的主要指标,一般采用FDT(Full Duplex Throughput)来衡量,指64字节数据包的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既包括吞吐量指标也涵盖了报文转发率指标。
FDT与端口容量的区别:端口容基弊纯量指物理端口的容量总和。如果防火墙接了2个千兆端口,端口容量为2GB,但FDT可能只是200MB。
FDT与HDT的区别:HDT指半双工吞吐量(Half Duplex Throughput)卜扰。一个千兆口可以同时以1GB的速度收和发。按FDT来说,就是1GB;按HDT来说,就是2GB。有些防火墙的厂商所说的吞吐量,往往是HDT。
一般来说,即使有多个网络接口,防火墙的核心处理往往也只有一个处理器完成,要么是CPU,要么是安全处理芯片或NP、ASIC等。
对于防火墙应用,应该充分强调64字节数据的整机全双工吞吐量,该指标主要由CPU或安全处理芯片、NP、ASIC等核心处理单元的处理能力和防火墙体系架构来决定。
对于不同的体系架构,其FDT适应的搏咐范围是不一样的,如对于之一代单CPU体系架构其理论FDT为百兆级别,对于中高端的防火墙应用,必须采用第二代或第三代ISS集成安全体系架构。
基于ISS机构的第三代安全体系架构,充分继承了大容量GSR路由器、交换机的架构特点,可以在支持多安全业务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吞吐量、高报文转发率的能力。
防火墙体系架构经历了从低性能的x86、PPC软件防火墙向高性能硬件防火墙的过渡,并逐渐向不但能够满足高性能也需要支持更多业务能力的方向发展。
ISS集成安全体系
作为防火墙第三代体系架构,ISS根据企业未来对于高性能多业务安全的需求,集成安全体系架构,吸收了不同硬件架构的优势。
ISS架构灵活的模块化结构,综合报文过滤、状态检测、数据加解密功能、代理业务、NAT业务、流量监管、攻击防范、安全审计以及用户管理认证等安全功能于一体,实现业务功能的按需定制和快速服务、响应升级。
ISS体系架构的主要特点:
1.采用结构化芯片技术设计的专用安全处理芯片作为安全业务的处理核心,可以大幅提升吞吐量、转发率、加解密等处理能力;结构化芯片技术可编程定制线速处理模块,以快速满足客户需求;
2.采用高性能通用CPU作为设备的管理中心和上层业务拓展平台,可以平滑移植并支持上层安全应用业务,提升系统的应用业务处理能力;
3.采用大容量交换背板承载大量的业务总线和管理通道,其中千兆Serdes业务总线和PCI管理通道物理分离,不仅业务层次划分清晰,便于管理,而且性能互不受限;
4.采用电信级机架式设计,无论是SPU安全处理单元、MPU主处理单元及其他各类板卡、电源、机框等模块在可扩展、可拔插、防辐射、防干扰、冗余备份、可升级等方面做了全方位考虑,真正地实现了安全设备的电信级可靠性和可用性;
5.不仅达到了安全业务的高性能而且实现了“All in One”,站在客户角度解决了多业务、多设备的整合,避免了单点设备故障和安全故障,大大降低了管理复杂度;
6.通过背板及线路接口单元LIU扩展可提供高密度的业务接口。
硬件,软件,混合式
硬件就是成本蠢早蔽高,但是安全性好
软件就是便宜,带州安全性当然没有硬件的好
更好的是混合式,但睁乎是也最贵
5分太少
够简单吧
防火墙的发展趋势
防火墙未来的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新的网络攻击的出现,防火墙技术也有一些新的发展趋势。这主要可以从包过滤技术、防火墙体系结构和防火墙系统管理三方面来体现。
1. 防火墙包过滤技术发展趋势
(1). 一些防火墙厂商把在AAA系统上运用的用户认证及其服务扩展到防火墙中,使其拥有可以支持基于用户角色的安全策略功能。该功能在无线网络应用中非常必要。具有用户身份验证的防火墙通常是采用应用级网关技术的,包过滤技术的防火墙不具有。用户身份验证功能越强,它的安全级别越高,但它给网络通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大,因为用户身份验证需要时间,特别是加密型的用户身份验证。
(2). 多级过滤技术
所谓多级过滤技术,是指防火墙采用多级过滤措施,并辅以鉴别手段。在分组过滤(网络层)一级,过滤掉所有的源路由分组和假冒的IP源地址;在传输层一级,遵循过滤规则,过滤掉所有禁止出或/和入的协议和有害数嫌则哗据包如nuke包、圣诞树包等;在应用网关(应用层)一级,能利用FTP、TP等各种网关,控制和监测Internet提供的所用通用服务。这是针对以上各种已有防火墙技术的不足而产生的一种综合型过滤技术,它可以弥补以上各种单独过滤技术的不足。
这种过滤技术在分层上非常清楚,每种过滤技术对应于不同的网络层,从这个概念出发,又有很多内容可以扩展,为将来的防火墙技术发展打下基础。
(3). 使防火墙具有病毒防护功能。现在通常被称之为”病毒防火墙”,当然目前主要还是在个人防火墙中体现,因为它是纯软件形式,更容易实现。这种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地防止病毒在网络中的传播,比等待攻击的发生更加积极。拥有病毒防护功能的防火墙可以大大减少公司的损失。
2. 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发展趋势
随着网络应用的增加,对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意味着防火芹行墙要能够以非常高的速率处理数据。另外,在以后几年里,多媒体应用将会越来越普遍,它要求数据穿过防火墙所带来的延迟要足够小。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一些防火墙制造商开发了基于ASIC的防火墙和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从执行速度的角度看来,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也是基于软件的解决方案,它需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软件的性能,但是由于这类防火墙中有一些专门用于处理数据层面任务的引擎,从而减轻了CPU的负担,该类防火墙的性能要比传统防火墙的性能好许多。
与基于ASIC的纯硬件防火墙相比,基于网络处理器的防火墙具有软件色彩,因而更加具有灵活性。基于ASIC的防火墙使用专门的硬件处理网络数据流,比起前两种类型的防火墙具有更好的性能。但是纯硬件的ASIC防火墙缺乏可编程性,这就使得它缺乏灵活性,从而跟不上防火墙功能的快速发展。理想的解决方案是增加ASIC芯片的可编程性,使其与软件更好地配合。这样的防火墙就可以同时满足来自灵活性和运行性能的要求。
3. 防火墙的系统管理发展趋势
防火墙的系统管理也有一些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是集中式管理,分布式和分层的安全结构是将来的趋势。集中式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并保证在大型网络中安全策略的一致性。快速响应和快速防御也要求采用集中式管理系统。目前这种分布式防火墙早已在Cisco(思科)、3Com等大的网络设备开发商中开发成功,也就是目前所称的”分布式防火墙”和”嵌入式防火墙”。关于这一新技术在本篇下面将详细介绍。
(2). 强大的审计功能和自动日志分析盯历功能。这两点的应用可以更早地发现潜在的威胁并预防攻击的发生。日志功能还可以管理员有效地发现系统中存的安全漏洞,及时地调整安全策略等各方面管理具有非常大的帮助。不过具有这种功能的防火墙通常是比较高级的,早期的静态包过滤防火墙是不具有的。
(3). 网络安全产品的系统化
随着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做”建立以防火墙为核心的网络安全体系”。因为我们在现实中发现,仅现有的防火墙技术难以满足当前网络安全需求。通过建立一个以防火墙为核心的安全体系,就可以为内部网络系统部署多道安全防线,各种安全技术各司其职,从各方面防御外来入侵。
如现在的IDS设备就能很好地与防火墙一起联合。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系统的通信性能不受安全设备的影响太大,IDS设备不能像防火墙一样置于网络入口处,只能置于旁路位置。而在实际使用中,IDS的任务往往不仅在于检测,很多时候在IDS发现入侵行为以后,也需要IDS本身对入侵及时遏止。显然,要让处于旁路侦听的IDS完成这个任务又太难为,同时主链路又不能串接太多类似设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防火墙能和IDS、病毒检测等相关安全产品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协同配合,共同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防范体系,那么系统网络的安全性就能得以明显提升。
目前主要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是直接把IDS、病毒检测部分直接”做”到防火墙中,使防火墙具有IDS和病毒检测设备的功能;另一种是各个产品分立,通过某种通讯方式形成一个整体,一旦发现安全事件,则立即通知防火墙,由防火墙完成过滤和报告。目前更看重后一种方案,因为它实现方式较前一种容易许多。
三、分布式防火墙技术
在前面已提到一种新的防火墙技术,即分布式防火墙技术已在逐渐兴起,并在国外一些大的网络设备开发商中得到了实现,由于其优越的安全防护体系,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这一技术一出现便得到许多用户的认可和接受。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种新型的防火墙技术。
因为传统的防火墙设置在网络边界,外于内、外部互联网之间,所以称为”边界防火墙(Perimeter Firewall)”。随着人们对网络安全防护要求的提高,边界防火墙明显感觉到力不从心,因为给网络带来安全威胁的不仅是外部网络,更多的是来自内部网络。但边界防火墙无法对内部网络实现有效地保护,除非对每一台主机都安装防火墙,这是不可能的。基于此,一种新型的防火墙技术,分布式防火墙(Distributed Firewalls)技术产生了。它可以很好地解决边界防火墙以上的不足,当然不是为每对路主机安装防火墙,而是把防火墙的安全防护系统延伸到网络中各对台主机。一方面有效地保证了用户的投资不会很高,另一方面给网络所带来的安全防护是非常全面的。
我们都知道,传统边界防火墙用于限制被保护企业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通常是互联网)之间相互进行信息存取、传递操作,它所处的位置在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实际上,所有以前出现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防火墙,从简单的包过滤在应用层代理以至自适应代理,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假设,那就是防火墙把内部网络一端的用户看成是可信任的,而外部网络一端的用户则都被作为潜在的攻击者来对待。而分布式防火墙是一种主机驻留式的安全系统,它是以主机为保护对象,它的设计理念是主机以外的任何用户访问都是不可信任的,都需要进行过滤。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也不是要求对网络中每对台主机都安装这样的系统,这样会严重影响网络的通信性能。它通常用于保护企业网络中的关键结点服务器、数据及工作站免受非法入侵的破坏
随着网络处理器和ASIC芯片技术的不断革新,高性能、多端口、高粒度控制、减缓病毒和垃圾邮件传播速度、对入侵行为智能切断、以及增强抗DoS攻击能力的防火墙,将是未来防火墙发展的趋势。
高性能的防火墙需求
高性能防火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突破高性能的极限就是对防火墙硬件结构的调整。而对于高端防火墙的技术实现,现今主要分为三种方式: 基于通用处理器的工控机架构、基于NP技术、基于ASIC芯片技术。工控机架构更大的优点是灵活性,但在大数据流量的网络环境中处理效率会受影响,所以在面对高性能这一方面,将面临淘汰和走进低端产品市场的趋势。NP技术是近年来的一个技术突破点,其优势在于网络底层数据的转发和处理,但如果要实现安全策略的控制和审核,特别是对于应用层的深度控制方面还需要大量的研发工作,相对于接口方面的开发难度,清空厅已经局限了它更深层次的发展。ASIC技术虽然开发难度大,但却能够保障系统的效率并很好地集成防火墙的功能,在今后网络安全防护的路途上,防火墙采用ASIC芯片技术将要成为主导地位。
管理接口和soc的整合
如果把信息安全技术看做是一个整体行为的话,那么面对防火墙未来的发展趋势,管理接口和SOC整合也必须考虑在内,毕竟安全是一个整体,而不是靠单一产品所能解决的。随着安全管理和安全运营工作的推行,SOC做为一种安全管理的解决方案已经得到大力推广。安全管理是为了更有效的把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控的范围内,从而进行降低和避免信息安全事件的亏衫发生。而防火墙做为一种安全访问控制机制产品,要想在安全管理中起到有效的作用,必须考虑与SOC的整合问题,这就涉及到各个厂家对防火墙技术开发过程中的通用性和合作问题。
抗dos能力
俗话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从近年来网络恶性攻击事件情况分析来看,解决DoS攻击也是防火墙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了。做为网络的边界设备,一旦发生争用带宽和大流量攻击事件后,往往更先失去抵抗能力的就是发生在这里。而提高防火墙抗击DoS能力的技术问题,也在缠绕着广大防火墙厂商。在新型技术不断更新的今天,各个厂家已经把矛头指向了解决DoS问题上来。利用ASIC芯片架构的防火墙,可以利用自身处理网络流量速度快的能力,来解决存在于这个问题上的攻击事件。但是,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单单靠ASIC芯片架构就可以的,更多的还是面向对应用层攻击的问题,有待于新技术的出现。答隐
减慢蠕虫和垃圾邮件的传播速度的功能
网络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了病毒滋生的温床,而垃圾邮件的出现,更加扩大了网络安全威胁的风险。根据计算机安全厂商MessageLabs公司的报告,已经看到垃圾邮件和病毒制造者联手开发更加智能化的病毒走向趋势,并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病毒传播。做为网络边界的安全设备,未来防火墙发展趋势中,减缓和降低蠕虫病毒与垃圾邮件的传播速度,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了
据检测高粒度的发展趋势。
对入侵行为的智能切断
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对于入侵行为的预见和智能切断,做为边界安全设备的防火墙来说,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课题。从IPS的出发角度考虑,未来防火墙必须具备这项功能,因为客户不可能为了仅仅一个边界安全而去花两份钱。那么,具备对入侵行为智能切断的一个整合型、多功能的防火墙,将是市场的需求。
多端口并适合灵活配置
多端口的防火墙能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安全解决方案,而做为多端口、灵活配置的防火墙,也是未来防火墙发展的趋势。
现在想起来的话,无非就是综合多种防火墙的特点,比如说Internet防火墙,病毒防火墙等等
未来的防火墙或许会像杀毒软件一样报告完毕
关于军工网络安全工控防火墙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