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如何实施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

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各种信息系统和网络应运而生。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是信息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为确保信息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企业需要全面地评估其系统的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和适当维护,进而采取一系列措施追踪和消除网络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就是评估信息系统网络安全措施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并核实其有效性的过程。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实施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

一、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实施计划

在进行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之前,首先要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实施计划。审计目标包括审计内容、审计目的和审计依据。审计范围包括审计对象和审计时间。实施计划包括审计任务分配、调研和调查计划、报告编写计划和审计流程等。

二、收集信息和准备工作

进行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前,需要进行足够的准备工作,包括收集审计信息和准备审计工具等。信息的收集工作应该包括涉及安全控制、安全策略、网络结构、数据流、密码管理等方面的相关信息。准备工作还包括审计工具的准备,如安全扫描、端口扫描、流量监测等工具。

三、实施审计工作

实施审计工作包括调研与调查、分析和检查。调研与调查主要是对网络系统进行分析和了解,分析网络信息流、用户访问频率和权限等。分析主要是对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检查是对信息系统网络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审计主机、服务器、防火墙等。

四、制作审计报告

制作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要求在审计报告中准确描述安全问题,为消除安全隐患提出具体的可行建议。审计报告应该包括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现状、存在的问题、安全风险评估和改进建议等内容。

五、跟踪审计报告中的建议

为保证改进建议能够得到有效实施,需要跟踪审计报告的建议。测量检查和评估的过程是对改进过程的监控。这一过程的目的是确保改进建议的实际效果符合企业的期望。

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工作。所有参与者需要通过协调合作、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网络安全措施的有效性。企业有必要建立严格的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机制,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安全防范意识和管理水平。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网络安全审计的实施
  • 安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用户主机和节点

网络安全审计的实施

为了确保审计实施的可用性和正确性,需要在保护和审查审计数据的同时,做好计划分步实施。审计应该根据具体安全事件情况的需要进行定期审查或自动实时审查。系统管理员应该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的要求确定需要维护审计数据的内容、类型、范围和时间等,其中包括系统内保存的和归档保存的数据。具体实施主要包括:保护审查审计数据及审计步骤。 1)保护审计数据

应当严格限制在线访问审计日志。除了系统管理员用于检查访问之外,其他任何人员都无权访问审计日志,更应严禁非法修改审计日志以确保审计跟踪数据的完整性。

审计数据保护的常用方法是使用数据签名和只读设备存储数据。采用强访问控制是保护审计跟踪记录免受非法访问的有效举措。黑客为掩人耳目清楚痕迹,常设法修改审计跟踪记录,因此,必须设法严格保护审计跟踪文件。

审计跟踪信息的保密性也应进行严格保护,利用强访问控制和加密技术十分有效,审计跟踪所记录的用户信息非常重要,通常包含用户及交易记录等机密信息。

2)审查审计数据

审计跟踪的审查与分析可分为事后检查、定期检查和实时检查3种。审查人员应清楚如何发现异常活动。通过用户识别码、终端识别码、应用程序名、日期时间等参数来检索审计跟踪记录并生成所需的审计报告,是简化审计数据跟踪检查的有效方法。 审计是一个连续不断改进提高的过程。审计的重点是评估企业现行的安全政策、策略、机制和系统监控情况。审计实施的主要步骤:

(1)确定安全审计。申请审计工作主要包括:审计原因、内容、范围、重点、必要的升级与纠正、支持数据和审计所需人才物等,并上报审批。

(2)做好审计计划。一个详细完备的审计计划是实施有效审计的关键。包括审计内容的详细描述、关键时间、参与人员和独立机构等。

(3)查阅审计历史。审计中应查阅以前的审计记录,有助于通过对比查找安全漏洞隐患和规程,更好地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同时保管好审计相关资源和规章制度等。

(4)实施安全风险评估。审计小组制定好审计计划,着手开始审计核心即风险评估。

(5)划定审计范畴。审计范围划定对审计的开展很关键,范围之间要有一些联系,如数据中心局域网,或是商业相关的一些财务报表等。审计范畴的划定有利于集中注意力在资产、规程和政策方面的审计。

(6)确定审计重点和步骤。各类机构都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审计的重点上。并确定具体的审计步骤和区域,避免审计的延缓或不完全,以免得出令人难以信服的结果。

(7)提出改进意见。安全审计最后应提出相应的提高安全防范的建议,便于实施。

安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用户主机和节点

信息安全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用户、主机和节点。

信息安全审计, 揭示信息安全风险的更佳手段, 改进信息安全现状的有效途径,满足信息安全合规要求的有力武器。根据预先确定的审计依据(信息安全法规、标准及用户自己的规章制度等)。

在规定的审计范围内,通过文件审核、记录检查、技术测试、现场访谈等活动,获得审计证据,并对其进行客观的评价,以确定被审计对象满足审计依据的程度。

信息安全审计适用于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组织,特别是对IT依赖度高的组织,如金融、电力、航空航天、军工、物流、电子商务、部门等。

各个行业和部门可以单独实施信息安全审计,也可以将信息安全审计作为其它审计与信息安全相关工作的一部分内容联合实施。如IT审计、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等。

内容

信息系统安全性审计主要包括数据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系统安全,网络安全,设备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操作系统介于硬件和其他软件之间,是所有软件运行的基础,因此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决定了整个软件系统的安全状。

而环境安全,设备安全属于硬件安全。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最重要的支撑软件,数据库系统是否安全直接影响企业数据(特别是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关于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审计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赞(0)
【声明】:本博客不参与任何交易,也非中介,仅记录个人感兴趣的主机测评结果和优惠活动,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访问本博客请务必遵守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规则。一旦您访问本博客,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