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西省: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举 (江西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江西省积极推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举,为保障公民的网络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网络安全保障

江西省一直把网络安全作为重要工作来推进,着力加强网络安全防护,提高网络安全保障能力。2023年,江西省出台了《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明确了全省信息安全保障目标和工作措施。这项意见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完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二是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三是推进企事业单位信息安全建设;四是全面提高政务信息化安全保障。

江西省委副书记、省长刘奇在2023年全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暨江西省数字浙江建设推进会上指出,江西将持续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完善网络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打破信息孤岛,积极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普及教育,推进管理体制创新。

江西省还成立了网络安全专项工作组,建立了网络安全领导小组,督促各级部门和企业落实网络安全防护措施,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确保网络安全。

二、信息化发展

江西省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运用网络技术实现生产、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江西省还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各行各业加快信息化应用,提高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江西省推出了网上办公、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等服务,为全省人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江西省还积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通过建设数字化服务中心、智慧乡村、电子商务等项目,推动信息化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让农民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服务。

三、 完善法律法规

江西省通过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来保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举。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对网络安全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立法,明确了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管理措施,适用于所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网络活动的单位和个人。江西省重视网络安全法律制度体系的建设,并相继出台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如《江西省网络安全规定》等文件,为全省网络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江西省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不仅保障了公民的网络安全,还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江西省将继续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举,积极推进数字江西和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为全省人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发展空间。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
  • 如何看待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

■将新闻进行到底

2月11日是国际互联网安全日,伴随着虚拟化、大数据、云应用等多种多样的新技术,互联网信息安全正面临着更多挑战,人们对互联网信息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而来自互联网协会的统计显示,过去一年中国网民在网上的损失接近1500亿元,包括攻击网站、隐私泄露、虚假信息等等。也就是说,每一个程度都有可能谈尘腊出现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由此,中国互联网协会建议,从国家层面建立完善的联动机制和应对体系,加大网络技术研发和网络监测力量,形成合力构建完善网络安全保障系统,有效应对网络安全问题。我们希望下一代互联网是安全、可信、多用途的,这样的想法能实现吗?

网络安全问题越发复杂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6.18亿。但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同时,安全问题同样严峻。

据新华社报道,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方面,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报告,2023年新增手机病毒包数是2023年的4.47倍,垃圾短信数量是2023年的2.4倍,手机病毒、垃圾短信的数量都在不断刷新纪录。

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前国内网络安全问题愈发复杂,且涉及范围广、涉及环节多,常规的处理方法效果有限。

一组组数据让人为互联网信息的安全担忧。360安全中心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过去一年,65.5%的网站存在安全漏洞,8.7%的网站遭到篡改。平均每天有3500多家网站遭到35万次各类漏洞攻击,其中,网站是漏洞攻击的首要目标。此外,用户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其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的泄露也是重大的安全隐患。

“清扫互联网环境,比清扫现实环境难度更大。”中国互联网协会举报部副主任郝志超说,一方面,互联网的开放性造成网络本身难以监管和控制;另一方面,域名系统不稳定、技术手段花样繁多、相关保护体制不含滑健全等原因,使得目前我国网络安全状况愈发复杂,互联网遭受的新挑战也越来越多。

互联网“身份失窃”导致巨额经济损失

虽然人们在谈到互联网信息安全的时候纷纷表示,自己对此很在意,可事实上,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对此做出了实实在在的改变。根据微软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仅有34%的英国人表示,他们限制了哪些人可以阅读他们共享在社交网络上的信息以及控制了自己发布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数量。仅有30%的人声称,他们调整了社交网络隐私设置。

据消息称,微软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全球每年因身份失窃而产生的成本已攀升到了约50亿美元。该报告称,5%的英国人均遭遇过网络钓鱼欺诈,平均每次损失额约为100英镑。此外,3%的英国人表示他们曾遇到过身份信息失窃的情况,2%的人声称“他们的职业声誉受到了影响”。在这两种情况中,解决问题的成本平均约为100英镑。此外,仅有33%的人使用个人身份号码或密码对他们的移动设备进行锁屏,尽管其中包含有大量个人和财务信息。这些信息来自于微软消费者安全指数调查报告,该报告对1万名受访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微软首席网络安全官杰奎琳·比尤切勒说,互联网涉及到了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我们通过互联网相互发送电子邮件,分享照片和视频,支付账单以及购物。但有时候,我们热爱的这些网络活动往往会将我们置于危险的境地。

对此,用户应该使用密码来保护移动设备,利用安全级别较高的密码来保护他们的所有网络账户。类似网络银行、账单支付以及网络购物的交易活动应该在安全性较高的网络上进行,而不该通过公共的WiFi进行。它还建议人们定期审查自己发布在网络上的个人信息,及时删除过期的信息。

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邬贺铨曾表示,移动互联网的安全问题,甚至比桌面互联网更严重。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操作系统现在还是多元的,对我们国家来说,我们的操作系统应该说现在还都不能实现自主可控,移动针对智能手机的病毒1/3是木马,现在有5万多种,移动终端的设备多样性比桌面多得多,管理起来比较难,移动终兄顷端是小型的,功耗也不大,因此它没办法像PC那样内置功能完善的防病毒软件。

据介绍,移动网络体系的本地操作系统经过各种内核,Web运行环境,浏览器框架,通过网络和云平台,走到Web的应用。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非常多,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带来网络和信息安全问题。移动互联网的安全,实际上包括认证,身份的识别,接入控制到网络安全,到攻击防护,到数据保护,到应用的安全,以及管理安全,也涉及到多个环节。

事实上,移动操作系统尽管考虑了种种安全因素,但仍无法避免安全问题。此外,技术上采取措施以外,设计者及用户在使用习惯上也要进行很多改进。本报曾经报道,北莱罗纳州大学教授蒋旭宪和360移动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周亚金在移动安全高峰论坛中,演示黑客如何利用定制手机引发的漏洞,导致恶意程序任意伪造来自银行的短信的过程。恶意程序可以伪装成银行发送的短信,并且银行短信内容及发送号码可被任意控制。也就是说,除银行短信外,还可伪装成亲友号码等更多的钓鱼短信,使接收用户丧失安全警惕,因此该类漏洞所出现的恶意程序具有非常大的迷惑性。

相关调查显示,当前手机厂商的定制会引入非常严重的安全漏洞。恶意软件可利用这些漏洞来获取系统权限,后台静默安装应用以及发送钓鱼短信等等。同时,在分析的手机中,64%到85%的漏洞都是由于厂商的定制所造成的。不仅如此,同一厂商的安卓手机的漏洞并不一定会随着新型号的发布而减少。

■专家观点

安全发展并重,网络管理先行

邬贺铨(中国互联网协会理事长):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深入,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多,信息技术产品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带来的安全问题影响就越严重。黑客利用软件设计的漏洞植入病毒和木马,盗取有用信息或谋取经济利益。目前针对智能手机有3000多种病毒和5万多种恶意应用软件,而移动智能终端因功耗限制无法像PC那样内置功能完善的防病毒软件。云计算和大数据中心会成为集中攻击的对象。

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网络安全。美国在2023年5月发布《Cyber空间国际战略》,声称如其网络受到侵犯将视为对它领土的攻击,美国将保留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打击网络威胁的权力,包括外交、信息技术、军事和经济。我国也需要制定有关网络安全的国家战略,从核心技术研发和管理协调等全方位提升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我们不可能等待安全再推广信息化,没有永恒的安全,总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安全问题需要依靠发展来解决,我们要加大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网络与信息安全产业占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比重在欧美国家达到8%—12%,我国目前仅1.5%。我国信息安全产业整体相对弱小,关键产品和服务依赖进口,高端信息安全人才缺乏。对信息安全产业也需要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来认识,加大扶持力度,力争实现《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即到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670亿元。

互联网是现实社会的映射,适用传统的法律体系与法律关系,但它的出现也在部分环节和部分领域改变了传统法律关系要素的内容。互联网犯罪成本低而惩治成本高,出现了很多基于互联网的新的犯罪行为。

尽管在过去十多年中,我国已经相继出台各类与网络相关法律、法规、规章200多部,但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在信息化方面的立法仍明显滞后,不适应互联网发展的需要。我国网络立法的效力层次较低,部门规定多难免带有部门利益的色彩,着力管制多,关注发展少,对个人权利保护考虑不足,甚至上位法规定的权利被下位法剥夺的情况在中国互联网的管理中时有出现,本意要打击负能量,结果却抑制了正能量的释放。

我们应尽快补足我国网络立法的短板。美国国会及各部门通过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数量高居世界之首,主要涉及未成年人保护、国家安全、保护知识产权、计算机与网络安全等四大领域,既明确网络安全的要求,又为信息监管给出法律保障。我国的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有一部行业基本法,如邮政法、铁路法、公路法、民航法、电力法等,但缺电信法和广电法,当前尤为需要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

需要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立法。大数据挖掘需要有法可依,提倡数据共享又要防止数据被滥用,要区别个人数据与隐私,前者强调归属于本人的可识别性,后者强调与公共事务无关的私密性,要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对用户数据的挖掘。信息安全的监管也需要有法律来界定,明确规定信息监管的适用对象,把监管纳入法制轨道,既要打击网络犯罪,又要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要塑造一个良性有机的立法环境,在立法层面需要考虑如何让社会各类主体参与到网络社会的管理和建设。

用自主研发的安全产品

如何看待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

网孝渗樱络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辅相成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 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同许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关系。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巧丛,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

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机制、手段、平台建设,加强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指挥能力喊游建设,积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做到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江西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江西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江西省:坚持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并举,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如何实现自主可控?,如何看待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的关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赞(0)
【声明】:本博客不参与任何交易,也非中介,仅记录个人感兴趣的主机测评结果和优惠活动,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访问本博客请务必遵守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规则。一旦您访问本博客,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