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攻击、信息泄露、数据损坏等安全问题已成为各个行业和组织面临的威胁。为了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各国和组织都开始重视。本文将围绕进行探讨。
一、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
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是为了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而制定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基础,包括:密码算法标准、认证与加密协议标准、网络安全测试评估标准、网络安全管理标准、网络与安全审计标准等。这些标准确保了网络和信息的安全性,为网络与信息安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 经济发展
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是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问题也可能会威胁经济发展。网络攻击、信息泄露、电子商务诈骗等安全问题可能会破坏消费者信任和企业形象,从而影响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2. 国家安全
网络与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信息被黑客攻击或泄露,可能会引起国家安全的重大危机。因此需要有一套可行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来保障国家安全。
3. 个人隐私
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也体现在个人隐私方面。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声誉受损,工作和生活受到影响。
三、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管理
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规范和制度,将安全管理和控制活动标准化、规范化,以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以下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一些具体措施:
1. 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
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管理中的重要措施。制定标准可以使企业和组织实现对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管理。同时,标准还应基于国际通用的标准要求,促进各方信息的互联互通,在国际范围内合理规范。
2. 安全评估与测试
安全评估与测试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这些评估和测试,可以更好地了解系统和应用程序中的问题和漏洞,改进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3. 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
网络与信息安全培训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增强管理人员对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的贯彻执行意识。同时,还能够增强员工对风险的辨识和处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安全水平。
4.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
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化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制定系统性的安全管理规则和控制措施,能够明确职责和权限,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
四、结论
已成为国家和企业的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也增多。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的制定和管理,是保障网络与信息安全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只有通过标准的遵循和实施,才能够更好地确保网络与信息安全。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规范
- 简述网络安全的相关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标准规范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 (GB) (基础类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 (GB/T) (基础类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 (GB/T) (应用类定级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应用类建设标准)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 (应用类建设标准)
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 (GB/T) (应用类建设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GB/T)(应用类测评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 (GB/T)(应用类测评标准)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应用类管理标准)
信息系统哗首安全工程管理要求 (GB/T) (应用类管理标准) GB/T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
GB/T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
GB/T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信息安全技术 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信息吵宏安全技术 数据库管理系升芦册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
GB/T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
GB/Z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
GB/T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
等级保护是我们国家的基本网老卜络安全制度、基本国策,也是一套完整和完善的网络安全管理体系。遵循等级保护相关标准开始安全建设是目前企事业单位的普遍要求,也是国家关键信息基础措施保护的基本要求。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分为五级: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备案办理流程:
一步:定级;(定级是等级保护的首要环节)
二步:备案;(备案是等级保护的核心)
三步:建设整改;(建设整改是等级保护工作落实的关键)
四步:等级测评;(等级测评是评嫌含贺价安全保护状况的方法)
五步:监督检查。(芹派监督检查是保护能力不断提高的保障)
证书案例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与实施-35.信息安孝仔宴全标巧银准与等级保戚指护
简述网络安全的相关评估标准.
1 我国评价标准
1999年10月经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批准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将计算机安全保护划分为以下5个级别。
l第1级为用户自主保护级(GB1安全级):它的安全保护机制使用户具备自主安全保护的能力,保护用户的信息免受非法的读写破坏。
l第2级为系统审计保护级(GB2安全级):除具备之一级所有的安全保护功能外,要求创建和维护访问的审计跟踪记录,使所有的用户对自己的行为的合法性负责。
l第3级为安全标记保护级(搏春慎GB3安全级):除继承前一个级别的安全功能外,还要求以访问对象标记的安全级别限制访问者的访问权限,实现对访问对象的强制保护。
l第4级为结构化保护级(GB4安全级):在继承前面安全级别安全功能的基础上,将安全保护机制划分为关键部分和非关键部分,对关键部分直接控制访问者对访问对象的存取,从而加强系统的抗渗透能力。
l第5级为访问验证保护级(GB5安全级):这一个级别特别增设了访问验证功能,负责仲裁访问者对访问对象的所有访问活动。
我国是
国际标准化组织
的成员国,
信息安全
标准化工作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正在积极开展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自主制定和采用了一批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森并。但是,应该承认,标准的制定需要较为广泛的应用经验和较为深入的研究背景。这两方面的差距,使我国的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与国际已有的工作相比,覆盖的范围还不够大,宏观和微观的指导作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2 国际评价标准
根据
美国国防部
开发的计算机安全标准——可信任计算机标准评价准则(Trusted Computer Standards Evaluation Criteria,TCSEC),即
网络安全
橙皮书,一些计算机安全级别被用来评价一个
计算机系统
的安全性。
自从1985年橙皮书成为美国国防部的标准以来,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多年以来一直是评估多用户主机和小型操作系统的主要方法。其他子系统(如数据库和网络)也一直用橙皮书来解释评估。橙皮书把安全的级别从低到高分成4个类别:D类、C类、B类和A类,每类又分几个级别,如表1-1所示。
表 安全 级 别
类 别
级 别
名 称
主 要 特 征
D
D
低级保护
没有安全保护
C
C1
自主安全保护
自主存储控制
C2
受控存储控制
单独的可查性,
安全标识
B
B1
标识的安全保护
强制存取控制,安全标识
B2
结构化保护
面向安全的体系结构,较好的抗渗透能力
B3
安全区域
存取监控、高抗渗透能力
A
A
验证设计
形式化的更高级描述和验证
D级是更低的安全级别,拥有这个级别的操作系统就像一个门户大开的房子,任何人都可以自由进出,是完全不可信任的。对于硬件来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操基敬作系统容易受到损害,没有系统访问限制和数据访问限制,任何人不需任何账户都可以进入系统,不受任何限制可以访问他人的数据文件。属于这个级别的操作系统有DOS和Windows 98等。
C1是C类的一个安全子级。C1又称选择性安全保护(Discretionary Security Protection)系统,它描述了一个典型的用在UNIX系统上安全级别。这种级别的系统对硬件又有某种程度的保护,如用户拥有注册账号和口令,系统通过账号和口令来识别用户是否合法,并决定用户对程序和信息拥有什么样的访问权,但硬件受到损害的可能性仍然存在。
用户拥有的访问权是指对文件和目标的访问权。文件的拥有者和超级用户可以改变文件的访问属性,从而对不同的用户授予不通的访问权限。
C2级除了包含C1级的特征外,应该具有访问控制环境(Controlled Access Environment)权力。该环境具有进一步限制用户执行某些命令或者访问某些文件的权限,而且还加入了身份认证等级。另外,系统对发生的事情加以审计,并写入日志中,如什么时候开机,哪个用户在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登录,等等,这样通过查看日志,就可以发现入侵的痕迹,如多次登录失败,也可以大致推测出可能有人想入侵系统。审计除了可以记录下系统管理员执行的活动以外,还加入了身份认证级别,这样就可以知道谁在执行这些命令。审计的缺点在于它需要额外的处理时间和磁盘空间。
使用附加身份验证就可以让一个C2级系统用户在不是超级用户的情况下有权执行系统管理任务。授权分级使系统管理员能够给用户分组,授予他们访问某些程序的权限或访问特定的目录。能够达到C2级别的常见操作系统有如下几种:
(1)UNIX系统;
(2)Novell 3.X或者更高版本;
(3)Windows NT,Windows 2023和Windows 2023。
B级中有三个级别,B1级即标志安全保护(Labeled Security Protection),是支持多级安全(例如:秘密和绝密)的之一个级别,这个级别说明处于强制性访问控制之下的对象,系统不允许文件的拥有者改变其许可权限。
安全级别存在秘密和绝密级别,这种安全级别的计算机系统一般在机构中,比如国防部和国家安全局的计算机系统。
B2级,又叫结构保护(Structured Protection)级别,它要求计算机系统中所有的对象都要加上标签,而且给设备(磁盘、磁带和终端)分配单个或者多个安全级别。
B3级,又叫做安全域(Security Domain)级别,使用安装硬件的方式来加强域的安全,例如,内存管理硬件用于保护安全域免遭无授权访问或更改其他安全域的对象。该级别也要求用户通过一条可信任途径连接到系统上。
A级,又称验证设计(Verified Design)级别,是当前橙皮书的更高级别,它包含了一个严格的设计、控制和验证过程。该级别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的安全特性。
安全级别设计必须从数学角度上进行验证,而且必须进行秘密通道和可信任分布分析。可信任分布(Trusted Distribution)的含义是:硬件和软件在物理传输过程中已经受到保护,以防止破坏安全系统。橙皮书也存在不足,TCSEC是针对孤立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小型机和主机系统。假设有一定的物理保障,该标准适合和军队,不适合企业,这个模型是静态的。
关于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标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