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需求分析到技术实现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然而,网络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网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问题。网络安全漏洞是网络攻击的入口,攻击者可以利用它来窃取信息、破坏系统、勒索金钱等。因此,网络安全漏洞的收集和修复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需求分析。
之一,需确定漏洞收集的范围与深度。漏洞收集的范围影响到漏洞的数量和种类,一般的网络安全漏洞收集平台可以收集到一些主流的漏洞信息,而一流的漏洞收集平台也要收集为数不多的高危漏洞信息。漏洞收集的深度涉及到漏洞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和重要性。收集到的漏洞信息要经过专业的筛选、验证和分类,剔除虚假信息,为用户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第二,需确定漏洞收集的途径和方式。漏洞信息的来源有很多,如网站漏洞信息披露平台、安全工具、公司内部安全团队等。漏洞信息的收集方式可以是人工收集或自动收集,人工收集的优点是有更高的可信度和可控性,但成本也更高,自动收集比人工收集更快捷、高效,但需要相应的技术支撑。如何平衡收集成本和收集效果是一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第三,需确定漏洞报告的形式和样式。漏洞报告的样式直接影响到用户的访问体验和使用效果。一流的漏洞收集平台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简洁、可读性强、信息细致的漏洞报告,让用户能够快速了解漏洞的危害和修复方法,并能够进行针对性的防范和补救。
在确定好需求分析之后,需要进行技术实现。技术实现涉及到技术选型、系统架构、功能模块设计等方面:
一、技术选型
漏洞收集平台要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和开发语言,才能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对于漏洞收集平台,建议采用分布式架构,采用非阻塞式I/O模型处理大量连接,以提高系统的并发性能和响应速度。服务器端可以采用Java语言进行开发,这样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
二、系统架构
漏洞收集平台的系统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业务层和展示层。数据层主要是存储收集的漏洞信息,建议使用NoSQL数据库技术,如MongoDB等,具有高可扩展性和读写性能。业务层是系统的核心,包括漏洞信息的收集、筛选、验证、分类等,可以采用抓包、爬虫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和清洗。展示层主要是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漏洞报告,可以采用图表、表格等方式进行展示,增强用户的可读性。
三、功能模块设计
漏洞收集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漏洞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包括漏洞信息的抓取、验证、分析和分类等功能;二是漏洞报告的生成和展示,包括漏洞报告的统计、分析和展示等功能。此外,还可以添加一些用户管理、权限管理、安全日志等模块,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打造一流的网络安全漏洞收集平台需要从需求分析到技术实现多个环节的耕耘。只有在技术持续创新的基础上,漏洞收集平台才能不断地提高其漏洞数据的深度和广度,做到更好地服务于用户和社会。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14年全球有哪些网络被攻击的案例
- 有那种服务器漏洞扫描工具吗?
- 东软:每一分钟都保障信息安全|东软信息安全考试
14年全球有哪些网络被攻击的案例
事件一、1•21中国互联网DNS大劫难
年1月21日下午3点10分左右,国内通用顶级域的
根服务器
忽然出现异常,导致众多知名网站出现
DNS解析
故障,用户无法正常访问。虽然国内访问根服务器很快恢复,但由于DNS缓存问题,部分地区用户“断网”现象仍持续了数个小时,至少有2/3的国内网站受到影响。微博调查显示,“1•21全国DNS大劫难”影响空前。事故发生期间,超过85%的用户遭遇了DNS故障,引发
网速
变慢和打不开网站的情况。
事件二、
比特币
交易站受攻击破产
年2月,全球更大的比特币交易平台Mt.Gox由于交易系统出现漏洞,75万个比特币以及Mt.Gox自身账号中约10万个比特币被窃,损失估计达到4.67亿美元,被迫宣布破产。这一事件凸显了互联网金融在
网络安全
威胁面前的脆弱性。
事件三、携程漏洞事件
年3月22日,有安全研究人员在第三方漏洞收集平台上报了一个题目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包含持卡人姓名身份证、
银行卡号
、卡CVV码、6位卡Bin)”的漏洞。上报材料指出携程安全支付日志可遍历下载,导致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并称已将细节通知厂商并且等待厂商处理中。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漏洞立即引发了关于“电商网站存储用户信用卡等敏感信州伍息,并存在泄漏风险”等问题的热议。
事件四、XP系统停止服务
微软公司
在2023年历迹橡4月8日后对XP系统停止更新维护的服务。但XP仍然是当今世界被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之一。特别是在中国,仍有63.7%的用户,也就是大约3亿左右的用户还在使用XP系统。因此“后XP时代”的
信息安全
一直备受关注,但国内安全厂商推出的防护软件究竟效果如何,面对市场上如此多的安全防护软件,选哪个又是一个疑问,所以xp挑战赛应运而生。在2023年4月5日的XP挑战赛中,
腾讯
、金山落败360坚守成功。
事件五、OpenSSL心脏出血漏洞
年4月爆出了Heartbleed漏洞,该漏洞是近年来影响范围最广的高危漏洞,涉及各大
网银
、门户网站等。该漏洞可被用于窃取服务器敏感信息,实时抓取用户的账号密码。从该漏洞被公开到漏洞被修复的这段时间内,已经有黑客利用OpenSSL漏洞发动了大量攻击,有些网站用户信息或许已经被黑客非法获取。未来一段时间内,黑客可能会利用获取到的这些用户信息,在互联网上再次进行其他形式的恶意攻击,针对用户的“次生危害”(如
网络诈骗
等)会大量集中显现。即使是在今后十年中,预计仍会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发现这一漏洞,甚至包括一些非常重要的服务器。
事件六、中国快递1400万信息泄露
年4月,国内某黑客对国内两个大型物流公司的内部系统发起网络攻击,非法获取快递用户个人信息1400多万条,并出售给不法分子。而有趣的是,该黑客贩卖这些信息仅获利1000元。根据媒体报道,该黑客仅是一名22岁的大学生,正在某大学
计算机专业
读大学二年级。
事件七、eBay数据的大泄漏
年5月22日,eBay要求近1.28亿活跃用户全部重新设置密码,此前这家零售网站透露黑客能从该网站获取密码、号码、地址及其他个人数据。该公司表示,黑客网络攻击得手的eBay数据库不包含客户任何财务信息——比如信用卡号码之类的信息。eBay表示该公司会就重设密码一事联系用户以解决这次危机。这次泄密事件发生在今年2月底和3月初,eBay是在5月初才发现这一泄密事件,并未说明有多少用户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
事件八、BadUSB漏洞
年8月,在美国黑帽大会上,JakobLell和KarstenNohl公布了BadUSB漏洞。攻击者利用该漏洞将恶意代码存放在USB设备控制器的固件存储区,而不是存放在其它可以通过
USB接口
进行读取的存储区域。这样肢旁,杀毒软件或者普通的格式化操作是清除不掉该代码的,从而使USB设备在接入PC等设备时,可以欺骗PC的操作系统,从而达到某些目的。
事件九、Shellshock漏洞
年9月25日,US-CERT公布了一个严重的Bash安全漏洞(CVE) 。由于Bash是Linux用户广泛使用的一款用于控制
命令提示符
工具,从而导致该漏洞影响范围甚广。安全专家表示,由于并非所有运行Bash的电脑都存在漏洞,所以受影响的系统数量或许不及“心脏流血”。不过,Shellshock本身的破坏力却更大,因为黑客可以借此完全控制被感染的机器,不仅能破坏数据,甚至会关闭网络,或对网站发起攻击。
事件十、500万
谷歌
账户信息被泄露
年9月,大约有500万谷歌的账户和密码的数据库被泄露给一家俄罗斯互联网网络安全论坛。这些用户大多使用了Gmail邮件服务和美国互联网巨头的其他产品。据俄罗斯一个受欢迎的IT新闻网站CNews报道,论坛用户tvskit声称60%的密码是有效的,一些用户也确认在数据库里发现他们的数据。
事件十一、飓风熊猫本地提权工具
年10月,CrowdStrike发现飓风熊猫这个本地提权工具,飓风熊猫是主要针对基础设施公司的先进攻击者。国外专业人士还表示,该攻击代码写的非常好,成功率为100%。我们知道飓风熊猫使用的是“ChinaChopper”Webshell,而一旦上传这一Webshell,操作者就可试图提升权限,然后通过各种密码破解工具获得目标访问的合法凭证。该本地提权工具影响了所有的Windows版本,包括Windows7和WindowsServer 2023 R2 及以下版本。
事件十二、
赛门铁克
揭秘间谍工具regin
年11月24日,赛门铁克发布的一份报告称,该公司发现了一款名为“regin”的先进隐形恶意软件。这是一款先进的间谍软件,被称为史上最为复杂的后门木马恶意软件。该软件被用于监视机关、基础设施运营商、企业、研究机构甚至针对个人的间谍活动中。
事件十三、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
年12月,索尼影业公司被黑客攻击。黑客对索尼影业公司发动的这次攻击影响令人感到震惊:摄制计划、明星隐私、未发表的剧本等敏感数据都被黑客窃取,并逐步公布在网络上,甚至包括到索尼影业员工的个人信息。预计索尼影业损失高达1亿美元,仅次于2023年被黑客攻击的损失。
事件十四、12306用户数据泄露含身份证及密码信息
年12月25日,乌云漏洞报告平台报告称,大量12306用户数据在互联网疯传,内容包括用户帐号、明文密码、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和电子邮箱等。这次事件是黑客首先通过收集互联网某游戏网站以及其他多个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信息,然后通过撞库的方式利用12306的安全机制的缺欠来获取了这13万多条用户数据。同时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就此呼吁,12306用户尽快修改密码,避免已经订到的火车票被恶意退票。另外如果有其他重要帐号使用了和12306相同的注册邮箱和密码,也应尽快修改密码,以免遭遇盗号风险。
有那种服务器漏洞扫描工具吗?
Nessus:Nessus是目前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系统漏洞扫描与分析软件。总共有超过75,000个机构使用Nessus作为扫描该机构电脑系统的软件。
nmap:nmap也是不少黑客爱用的工具,黑客会利用nmap来搜集目标电脑的网络设定,从而计划攻击的方法。
Veracode:Veracode提供一个基于云的应用程序安全测试平台。无需购买硬件,无需安装软件,使用客户马上就可以开始测试和补救应用程序,另外Veracode提供自动化的静态和动态应用程序安全测试敏坦软件和补救服务。
CAIN:在口令破解上很有一套技术;
appscan:appscan是IBM公司开发的用于扫描web应用的基础架构,也是安全渗透行业扛把子的产品;
Nikto:Nikto是一款开源的(GPL)网页服务器扫描器,它可以对网页服务器进行全面的多种扫描;
parosproxy:parosproxy,这是一个对Web应用程序的漏洞进行评估的代理程序;
WebScarab:WebScarab记录它检测到的会话内容,使用者可以通过多兆衫种形式来查看记录;
Webinspect:惠普公司的安全渗透产品,运行起来占用大量内存,小家碧玉的就慎用了;
Whisker:Whisker是一款基于libwhisker的扫描器,但是现在大家都趋向于使用Nikto,它也是基于libwhisker的。
BurpSuite:是一款信息安全从业人员必备的集成型的渗透测试工具,它采用自动测试和半自动测试的方式;
Wikto:Wikto是一款基于C#编写的Web漏洞扫描工具;
AcunetixWebVulnerabilityScanner:(简称AWVS)是一款知名桥猜桐的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它通过网络爬虫测试你的网站安全,检测流行安全漏洞;
N-Stealth:N-Stealth是一款商业级的Web服务器安全扫描程序。
东软:每一分钟都保障信息安全|东软信息安全考试
互联网时代即将进入下一个十年,网上购物体验、虚拟社区交友,甚至不出家门游遍世界,这些都从空中楼阁般的理想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然而,凡事有一利必有一弊,网络泄密事件及信息安全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诸多思考。如今,自主原创、中国信息安全漏洞库、安全应急响应服务等关键词纷纷从后台走到了公众面前,让信息安全保障这个略显模糊的字眼逐渐清晰了起来。
自主原创
随着中国信息安全意识的不断提升,国家相关监管政策的逐年升级,2023年10月18日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在新闻发布会中隆重公布了率先歼型获得国家信息安全产品“自主原创证明”的四家国内信息安全骨干企业,希望以此鼓励并促进业内信息技术企业开发拥有自主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产品,加强信息技术知识产权服务系统的建设,促进自主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化、商品化及产业化发展。
东软作为率先获得国家“自主原创证明”的信息安全企业之一,自1996年东软安全品牌诞生,13年来东软NetEye一直战斗在中国信息安全战场的前线,此次东软NetEye防火墙系统成为率先通过国家认证的自主原创信息安全产品是东软多年坚持走自主原创民族品牌道路的有力证明。
“13年的自主原创之路历经风雨,坚持原创的软件之路其实是很艰辛的。通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东软已经拥有了流过滤技术、NOS安全操作系统、事件描述语言NEL、IDS内容恢复、网络流量分析系统、信息收集引擎ICA、安全管理平台中的信息关联分析等多项领先的核心技术,它们为东软打造自主原创品牌,更切实地贴近行业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有效提高用户整体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东软网络安全营销中心总经理贾彦生如是说。
年重大体育赛事和近期的新中国60周年大庆等重大活动对信息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成为了用户和广大网民提升信息安全意识的很好的契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对提高安全防护能力的需求也更加具体、迫切。东软网络安全市场总监路娜介绍说,与国外品牌相比,东软更能了解中国用户的业务需求和IT系统架构,同时可以调用东软集团各个行业的资深技术专家来为用户提供全面的信息安全评估,并结合东软NetEye13年安全行业的技术经验,为用户量身打造适合、适度的信息安全解决方案。且不说东软传统安全产品已连续8年名列国内权威测评机构年度评选防火墙市场前列,应运而生的东软NetEye安全运维管理平台(SOC)和网络流量分析与响应系统(NTARS)在市场上也已小试身手且业绩不俗。
在安全服务方面,东软提出了安全大服务的创新构想。此安全大服务的理念与东软集团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的大服务理念相一致,面向软件、面向系统的安全支撑体系的建设和运维管理平台的搭建是东软从主流产品市场往另一方向扩展的重要内容。
中国信息安全漏洞库
“网络促进发展 安全创造价值”。2023年10月22日,在美丽的星城――湖南长沙召开的中国计算机网络应急年会上,伴随着蓝色水晶球的旋转,中国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共建签约仪式正式启动,东软网络安全产品营销中心总经理贾彦生参加启动仪式,这标志着东软成为了中国信息安全漏洞库(CNVD)少有的几家率先签约技术支撑合作企业之一。
由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发起,行业用户、安全厂商、软件厂商等共同参与、协同合作,共同搭建中国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实现漏洞信息的反馈、收集和应对措施办法的分享,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广大用户和网民的信息安全风险意识和防护能力。鉴于目前国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漏洞氏码猜的应用难度越来越低,尤其是零日漏洞危害极大,通过协调、用户、安全厂商等各方面资源,本着开放性、中立性和非赢利性的原则,集全国信息安全极强实力打造这样一模谨个平台,无疑是下了一场及时雨。东软表示,作为中国领先的信息安全民族品牌,为国家漏洞库及时地提供有关信息、技术支持及技术共享是东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将面向部门、重要信息系统用户、基础电信运营商、安全企业以及互联网终端用户,建立不同的漏洞信息发布途径,并按照不同用户的安全需求发布不同类型的漏洞信息,使得信息系统用户能够在之一时间获知其所使用信息系统的安全隐患情况,从而加强对安全威胁的及时防范能力。
东软NetEye在漏洞发现、处置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同时也建立了有数万条目的企业级安全漏洞库,在漏洞发现和分析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作为CNVD成员和率先获得“自主原创证明”的地地道道的民族品牌,东软表示愿意继续积累并分享信息安全领域的专业技术和经验,切实提升我国在安全漏洞方面的整体研究水平和及时预防能力,进而提高我国信息系统及国产软件的安全性,为促进国内相关安全产品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安全应急响应服务
为拓宽掌握互联网宏观网络安全状况和网络安全事件信息的渠道,增强对重大、突发网络安全事件的应对能力,强化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技术体系建设,促进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服务的规范化和本地化,权威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早在2023年已启动了“CNCERT/CC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的选拔工作。
东软NetEye在网络安全领域起步较早、技术实力雄厚,在2023年被率先评为国家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并在多年的国家重大信息安全事件中表现突出,应急服务工作处理及时有效。在过去5年的时间里,东软NetEye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的指导下,不断壮大应急服务团队,完善安全服务体系,已成为国家公共互联网网络安全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维护互联网网络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年“CNCERT/CC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共设国家、大区和省级三个级别。经过评审专家严格的评审,东软NetEye再次被评为“国家CNCERT/CC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东软网络安全市场总监路娜总结道,信息安全厂商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可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荣誉和责任的背后是东软安全13年深厚技术积累的功底在做强大的支撑。中国信息安全保障的集结号已吹响,东软NetEye愿为先锋营,为保障我国广大网民和企业用户的信息安全而战。
关于网络安全漏洞收集平台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