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网络安全,堵住漏洞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已经成为了现代企业的重要问题。随着企业数据存储及其保护的技术日趋复杂,网络犯罪分子的技术能力也不断提高。企业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也因此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
企业网络攻击的形式和方式非常多样化,例如企业网络被黑客攻击、用户密码泄露、数据丢失、电子邮件被盗、恶意软件侵入、数据篡改等等。这些网络安全漏洞以及相关的风险给企业业务运营和信息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如何保护企业网络安全并堵住漏洞,已经成为了企业运营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企业需要变革思维方式,从传统的企业网络安全保护模式转型为基于人模式。目前很多企业网络安全保护模式已经失效,因为企业网络安全保护模型集中在技术和系统平台上,而忽略了人这个环节。问题在于,人是很容易受到攻击者诱导的,这种诱导很可能导致企业的关键数据泄漏,甚至严重影响业务运营。
企业需要从短期行为向长期行为转化。当前,许多企业都会采取快速处理的方式,以尽快解决企业网络安全问题。这种短期行为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解决企业网络安全问题,但其风险也不能忽略。因为网络攻击的威胁是不可预测的,一旦企业的网络被攻击,短期行为的解决方案还是会对企业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失。因此,企业需要从短期行为转向长期行为,将企业的网络安全保护策略打造成能够全面防范各类网络安全风险的长效机制。
企业网络安全应不断更新与完善。网络犯罪分子不断利用新技术来攻击企业网络安全的漏洞,因此企业网络安全保护策略需不断更新与完善。企业需要收集网络安全威胁信息,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适合企业的网络安全策略和计划。另外,企业需要不断改善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性、培训员工网络安全意识等。
企业网络安全堵住漏洞是企业运营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企业需要在网络安全保护上采取综合措施,从基础建设、人员管理、技术应用等多方面入手,才能够保证企业信息的安全和稳定运营。同时,网络安全保护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根据新的威胁因素及其变化,及时跟进更新网络安全策略,堵住漏洞,让企业安全稳定地运行。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公司网络系统安全隐患类型
- 谈谈网络安全问题?
公司网络系统安全隐患类型
公司网络系统安全隐患类型
目前我们许多数据的存储和传输以及许多业务的交易都是通过网络进行的,因此网络系统的安全非常重要。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基于网络的犯罪行为,黑客攻击,数据资料的泄密,病毒破坏等己经成为制约网络发展的重要因素。那么有哪些呢?一起来看看!
①弱口令造成信息泄露的威胁
由于公司应用系统较多,员工要设置各类账户的密码,非常繁琐,而且不便于记忆,因此许多员工将密码设置为简单密码,并且长期不对密码进行更改。这样容易产生信息泄露问题,一些攻击者会窃取密码,非法进入系统获取系统资料。如果重要资料被窃取,将会产生严重后果。
②病毒传播造成网路和系统瘫痪
公司员工数量较多,绝大多数员工都配有单独使用的计算机,并且大多数计算机都可以访问互联网。员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安装防病毒系统,由于员工对病毒预防知识和防病毒软件的使用方法掌握情况不同,部分员工不能够正确使用防病毒系统,不能够保证防病毒代码和病毒库的及时更新,因此容易造成计算机感染病毒。由于整个网络系统非常庞大,缺乏对网络的统一监控,计算机感染病毒后,不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因此造成病毒在网络中传播,当感染病毒的机器增多后,会引起部分网络或者整个网络速度急剧下降甚至瘫痪,造成许多员工无法正常上网。部分员工的计算机由于感染病毒而无法正常工作,有些计算机还出现计算机数据丢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公司员工正常工作。另外感染病毒的员工因重装系统而占用许多工作时间,影响工作的`正常进行。
③没有划分VLAN,缺乏抵御网络风暴的能力
公司网络系统庞大,众多计算机都在同一网段上,系统没有划分VLAN,使网络中某一点出现故障就会影响一片,甚至“席卷”整个网络,产生广播风暴,使网络瘫痪。另外整个庞大的网络举虚由于没有划分VLAN,所有计算机之间都可以互相访问,因此计算机容易受到其他计算机的攻击,并且容易泄露系统中的重要信息。如果重要的商业信息被泄露,将会对公司造成损失,产生严重后果。
④信息传输安全性无法保障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电子邮件已经成为公司业务洽谈必不可少的信息交流沟通手段。但是随着电子邮件的应用日益广泛,随之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严重。由于电子邮件传输协议(TP)是建立在TCP协议基础上的,没有任何安全性的保证;电子邮件以明文的形式在网络中传输,所以极易被心怀叵测的人截取、查看。这些问题对于公司的核心部门的人员尤其突出,由于他们之间往来的电子邮件往往涉及到公司的机密信息,如果造成失密事件,后果不堪设饥答乱想。公司许多商务往来和市场运作等信息都通过网站向外发布,但网站信息以明文的方式传输,在传输过程中容易被第三方截获。公司重要信息如果被泄漏,将会对公司业务造成严重损失。
⑤客户端用户操作系统存在漏洞等安全隐患
许多用户在安装操作系统后,不能够及时安装操作系统和各类软件的补丁程序,造成系统存在各种漏洞,引发各类网络安全问题。微软每月都会发布安全漏洞补丁程序,公司内员工数量较多,部分员工安全意识薄弱,对系统安全知识欠缺,不能够及时安装微软操作系统的补丁程序,造成客户端操作系统存在许多安全漏洞,系统易受到攻击或感染病毒,导致网络中断。
⑥计算机命名不规范
公司网络中计算机数量非常多,但由于公司没有制定统一的命名规范,许多计算机用户根据自己的喜好随意命名,一旦计算机出现问题,如感染病毒,影响网络正常运行时,无法定位具体的计算机并确定计算机的使用人员,因此不能够及时排除故障,影响问题解决的时间。
⑦用户权限混乱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重要信息存放在网络信息系统中,对于信息烂档的安全管理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系统设计之初,信息量较少,缺乏对权限控制的有效管理,许多用户可以存取或更改与用户本身的权限不相符的信息。同时,由于权限管理不严格,部分重要信息被非法用户窃取,造成信息系统安全隐患。
;
谈谈网络安全问题?
分类: 电脑/网络 >> 互联网
问题描述:
多谢~~`
解析:
计算机网络安全
编者按:”千里之提,溃于蚁穴”。配置再完善的防火墙、功能 再强大的入侵检测系统、结构再复杂的系统密码也挡不住内部人员从网管背后的一瞥。”微软被黑案”的逗碰事例证明,当前企业网络更大的安全漏洞来自内部管理的不严密。因此网络安全,重在管理。那么如何管理呢?请仔细研读下文。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及现状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发展,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与此相关的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凸现出来,并逐渐成为企业网络应用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那么网络安全这一要领是如何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中来的呢?
1. 网络安全的概念的发展过程
网络发展的早期,人们更多地强调网络的方便性和可用性,而忽略了网络的安全性。当网络仅仅用来传送一般性信息的时候,当网络的覆盖面积仅仅限于一幢大楼、一个校园的时候,安全问题并没有突出地表现出来。但是,当在网络上运行关键性的如银行业务等,当企业的主要业务运行在网络上,当部门的活动正日益网络化的时候,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网络克服了地理上的限制,把分布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分支机构联系起来。它们使用公共的传输信道传递敏感的业务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使用某个机构的私有网络。组织和部门的私有网络也因业务需要不可避免地与外部公众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以上因素使得网络运行环境更加复杂、分布地域更加广泛、用途更加多样化,从而造成网络的可控制性急剧降低,安全性变差。
随着组织和部门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一个相对较小的网络也突出地表现出一定的安全问题,尤其是当组织的部门的网络就要面对来自外部网络的各首指改种安全威胁,即使是网络自身利益没有明确的安全要求,也可能由于被攻击者利用而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网络黑客的攻击、网络病毒的泛滥和各种网络业务的安全要求已经构成了对网络安全的迫切需求。
2. 解决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
但是,上面的现状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当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投向黑客攻击和网络病毒所带来的安全问题的时候,却不知道内部是引发安全问题的根源,正所谓”祸起萧墙”。国内外多家安全权威机构统计表明,大约有七八成的安全事件完全或部分地由内部引发。在一定程度上,外部的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购置一定的安全产品来解决,但是,大多数的外部安全问题是由内部管理不善、配置不当和不必要的信息泄露引起的。因此,建立组织的部门的网络安全体系是解决网络安全的首要任务。
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一种单一的技术或产品者无法满足无法满足网络对安全的要求,只有将技术和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控制整个网络安全建设、运行和维护的全过程角者判度入手,才能提高网络的整体安全水平。
无论是内部安全问题还是外部安全问题,归结起来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网络建设单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从而就不可能采取主动的安全 措施加以防范,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位置。
2. 组织和部门的有关人员对网络的安全现状不明确,不知道或不清楚网络存在的安全隐 患,从而失去了防御攻击的先机。
3. 组织和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没有形成完整的、组织化的体系结构,其缺陷给攻击 者以可乘之机。
4. 组织和部门的计算机网络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从而导致安全体系和安全控制措施 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效能。业务活动中存在安全疏漏,造成不必要的信息泄露,给攻击者以收集敏感信息的机会。
5. 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有员缺乏必要的专业安全知识,不能安全地配置和管理网络, 不能及时发现已经存在的和随时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对突发的安全事件不能作出积极、有序和有效的反应。
网络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实现网络安全的过程是复杂的。这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有效的管理才能保证整个过程的有效性,才能保证安全控制措施有效地发挥其效能,从而确保实现预期的安全目标。因此,建立组织的安全管理体系是网络安全的核心。我们要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构建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把组织和部门的所有安全措施和过程通过管理的手段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安全体系结构由许多静态的安全控制措施和动态的安全分析过程组成。
1. 安全需求分析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明了自己的安全需求才能有针对性地构建适合于自己的安全体系结构,从而有效地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2. 安全风险管理 安全风险管理是对安全需求分析结果中存在的安全威胁和业务安全需求进行风险评估,以组织和部门可以接受的投资,实现更大限度的安全。风险评估为制定组织和部门的安全策略和构架安全体系结构提供直接的依据。
3. 制定安全策略 根据组织和部门的安全需求和风险评估的结论,制定组织和部门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策略。
4. 定期安全审核 安全审核的首要任务是审核组织的安全策略是否被有效地和正确地执行。其次,由于网络安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组织和部门的计算机网络的配置可能经常变化,因此组织和部门对安全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组织的安全策略需要进行相应地调整。为了在发生变化时,安全策略和控制措施能够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必须进行定期安全审核。 5. 外部支持 计算机网络安全同必要的外部支持是分不开的。通过专业的安全服务机构的支持,将使网络安全体系更加完善,并可以得到更新的安全资讯,为计算机网络安全提供安全预警。
6. 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础性组成部分。通过恰当的管理活动,规范组织的各项业务活动,使网络有序地进行,是获取安全的重要条件。
关于企业网络安全问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