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客户警惕!衡天主机突然倒闭,需尽快转移服务
对于IT客户来说,选择一家可靠的主机提供商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会让你的业务在线上顺利运营。然而,突如其来的主机提供商倒闭事件可能导致你的业务面临严重的问题。衡天主机公司的倒闭事件就是一个例子,让许多客户失去了与其合作多年所积累的数据和信息。
衡天主机是一家提供虚拟主机、独立主机、云主机等服务的知名IT公司,服务对象覆盖广泛的客户群体。此前,衡天主机公司以其稳定、快捷、安全的服务享誉IT业内。但是,在今年3月底,衡天主机的客户们发现,衡天主机已经倒闭,无法提供正常的服务和支持。
这个消息对所有的客户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托付了重要的业务和数据给该公司,很多客户已经和衡天主机合作了多年,他们的业务全部依赖于此。现在,这样的情况让许多人得想办法尽快转移数据和信息,以确保业务不受影响。
为了帮助受影响的客户尽快恢复业务,我们整理了以下几点建议:
之一点:立即备份数据
无论你选择哪家新的主机提供商,首先要做的事情都是备份数据。这是为了确保即使在转移数据过程中发生意外,你也不会失去重要的信息。更好将数据备份到本地硬盘或云端存储空间,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安全性。
第二点:了解合同
如果你和衡天主机签订了合同,务必要了解该合同的条款和条件。这样,你可以更清楚地了解退款、解除合同等流程,并确保转移数据的过程不违反任何要求。
第三点:尽快选择新的主机提供商
找到一个可靠的、有信誉的、提供稳定服务的主机公司非常重要。在选择新主机提供商时,你应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可靠性、安全性、灵活性、运行速度、技术支持、价格等因素。
第四点:尽快转移数据
一旦选择新的主机提供商,要尽快转移数据,以确保业务不受影响。如果你不了解如何迁移数据,可以寻求帮助和支持,让专业人员协助你完成这一过程。
第五点:声明和保护隐私
在转移数据和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声明和保护隐私,确保数据和信息不泄露给任何不合法的第三方。可以要求新主机提供商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以确保数据和信息的安全。
衡天主机倒闭事件给IT客户们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同时也提醒了我们要选择一个可靠的主机提供商非常重要。如果你也面临这样的问题,要尽快备份数据、了解合同、选择新的主机提供商、尽快转移数据并确保隐私安全。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读者尽早解决问题,避免损失。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个人网站如何选择主机?
- 车企的出行困局
个人网站如何选择主机?
只是个人建站,那么选择主机并不复杂。先看自己要做什么:创业公司?个人 Blog?论坛?还是别的什么?不同的服务需要不同的负载,搞清楚负载才知道该需要什么样的主机。至于选择 VPS 还是主页托缺哗散管,我自己确实倾向于选择 VPS,因为可控性更强,但非计算机背景的朋友(哪怕是计算机专业但不熟悉 Linux 的朋友,相信我,绝对不在少数)可能会为远程管理和安全设置挠头,这也是事实。如果只是建个小站,其实托管也不算一个很差的选择。很多人都提到 Linode。他们的服务确实一流,但价格也高。如果只是个人建个小小的 Blog,感觉有些浪费。个人建议可以考虑选择伏氏一些相对较小的服务商,价格也便宜。考虑到不少朋友租用主机是为「西厢」之用,我不想在这里直白地推荐 VPS,大家可以到几个主芦胡要的 VPS 推荐站点上做个简单的比较,量入为出。——顺便说一句,我自己的小站只有 80MB 内存 2GB 硬盘,一样跑得好好的。同样道理,选择国外还是国内的服务,完全看站长本人对「西厢」的容忍度而定。
一般来说,纯静态页面没必要购买主机,在国外找一个可提供免费放静态页面的地方,买个域名绑定一下即可,国内也许也有这样的地方,不过不推荐国内,不稳定。买域名过去比较推荐
现在重点说:动态页面的主机选择,如果是动态页面,先考虑是数据库类型+页面类型,比如jsp+mysql或者asp+access之类的,这种选择决定了你用的主机是Windows环境还是Linux环境。——这是一个大前提。如果你,是一个初级网站建设者,网站规模不大,就你自己一个人维护,对网站没有特别的要求,那么一般的虚拟主机就可以了。然后来一项一项的分析选项:
1、国内还是国外国内性价比一般都低于国外,这里的性价比指的是单位硬盘空间的价格,国内的主机的稳定性一般也不高,除非是VPS,但国内有一个好处就是速度快,国外的主机,ping延迟一般都不小,尤其是学生党用户,在教育网的体验很差。国内会有备案,有人说备案很复杂,这个事情怎么说呢,我觉得分人,如果你的网站没啥敏感信息,根本没人查你,一般主机提供商都提供辅助备案,所产生的麻烦并不大,我个人觉得,对于英语不好的人来说,国内主机的备案过程比在国外轻松多了。另外国内很多主机都有类似QQ之类的客服,国外的没这个待遇吧,出了问题的话发个邮件就够头大的。我曾经给godaddy的客服打,经历就不说了,我很痛苦对方也很痛苦。总结雀坦李1:要求速度和语言环境,国内;要大空间,高性价比,国外。
2、虚拟主机还是VPS还是独立主机?这个选择主要是网站性能和你自己的预算决定的,当然是VPS更好,但VPS的价格绝对不是一般学生党能承受起的,甚至工作以后的个人,一年几千甚至上万的开支也是负担很重。(刚看到的,万网的价钱貌似很便宜)。一般来说,个人blog一类的网站对带宽和CPU要求不高,这些网站重点考察的是速度以及空间大小(空间性价比),而BBS之类的网站一般对CPU都有要求,比如同时在线信顷用户大于50人以上的BBS,对CPU和数据库性能都有要求。
个人网站大部分选择Wordpress作为建站程序,所以选择的空间应该是支持php 和SQL,国内外均有很多好的php空态空间燃蠢可以选择。
1. 小白用户选择主机:新手刚接触个人网站,选择比较便宜的合租美国主机即可,选择类似pany主机,衡天主机类似的100rmb左右一年的即可。
2.对网站速度有要求的:如果不想备案,可以选择wopus的hk主机,备案的话,可以选择中电云集,万网之类的大型服务商。
3.如果普通合租的空间不能满足你的要求,那么可以选择linode的vps空间,很多大的个人博客均在用linode。
4.多年的个人网站皮闭陪为求稳定而且不差钱的可以选择盛大云,阿里云类似的合租服务器。
车企的出行困局
文|Toretto
车企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卖车了。
当不同赛道、各个行业的对手涌入战场,汽车巨头们一旦停步就意味着被淘汰,或者沦为领跑者的附庸。
在逐渐成为行业共识的新四化中,共享移动出行是销售之外最值得关注的增长点。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曾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要为大众汽车的明天做好打算,“明天的话,车企的想法就碧察衫不只是卖车,基本上是会去做出行。”
这同样也是更具挑战的场景,毕竟一不小心,车企就沦为了代工厂。吉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直言,“传统汽车厂商不做出行,眼是瞎的。”
他们开始尝试分时租赁、网约车、会员制等各种出行服务,这些都可能通向未来出行的终局之一:无人驾驶的共享智能租车出行服务。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他们需求的互联网移动出行服务有两种:一种是有驾驶员的代驾服务,即网约车;另一种是只提供车辆的自驾服务,包括由运营车辆统一管理的时长不同的租赁,以及私家车通过互联网中介租给消费者的P2P租车。
没有司机的分时租赁业务是车企最早选择大规模进入的出行服务。
2023年1月,美国Zipcar对传统的汽车短租业务在时间上进一步切割和细化,开启了分时租赁行业的大门。
随后,车企开始进场。戴姆勒在2023年成立Car2go,试水共享汽车。2023年,宝马则选择和欧洲租车公司Sixt合资成立DriveNow公司。
一家投资机构负责出行业务的投资总监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一开始车企就是为了卖车,像Smart和Mini Cooper常在路上跑,消费者在街上见得多了,对于品牌的认知度就会上去。”
此后,在国内,上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等公司也纷纷成立,特别是2023后,分时租赁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有超过370家汽车分时租赁平台,而正式投入运营的逾100家。
网约车是另一个不同的战场。
“之前网约车市场不算是乱象,只有主机厂介入才会形成有意思的竞争。”一家国内车企成立的网约车企业上海地区负责人曾对HD汽车商业周刊,车企的介入将掀起新一轮的网约车战事。
吉利是国内车企在网约车布局相当早期且激进的公司,2023年5月21日成立曹操专车,进军网约车领域,随后上汽的享道出行、一汽、东风、长安联合互联网汽车成立T3、广汽的如祺出行、小鹏汽车的小鹏出行等各车企都涌入市场。
2023年末,大众就在德国柏林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Moia,在2023年的日内瓦车展上,该品牌展示一款专门用于共享出行的6座MPV车型,介于网约车和公交车之间。
与出行平台合作则是部分车企更稳妥的选择。通用曾在2023年1月向美国网约车平台Lyft投资5亿美元,没启持股约9^%,当时Lyft表示此轮融资将用于联手通用汽车研发无人驾驶技术,以及基于该技术的汽车共享服务。2023年,丰田投资新加坡网约车平台Grab,2023年6月13日再注资10亿美元,加深双方合作。
大众汽车是两条腿走路,除了海外自己的Moia,在国内也投资了首汽约车,同时和滴滴成立了合资公司——上海桔众科技有限公司,持股40%。
车企凭借自身的优势正在推出更多的共享出行服务,会员制是一种跳脱前两者的新尝试,更为私人定制。
2023年初,通用汽车旗下的凯迪拉克品牌推出BOOK by Cadillac(下称“BOOK”)的出行业务。这是一个会员制的项目,参与者每月支付1800美元的会员费,就可以选择使用CT6、XT5等高配车型,每个用户每年可以更换18次,没有里程的限制。
相较于分时租赁,BOOK服务有专人将预约的车辆送到用户手中,省去了找车的烦恼。原BOOK by Cadillac全球总监刘恩琳(Melody Lee)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让客人觉得这悔腔车就是他自己的。”
她举例说,如果用户想把CT6换成XT5,在车里可能会放有他的太阳眼镜、USB线、儿童座椅、水壶等物品,空调可能已设定在某个温度,座椅也是设置过的。
一部分新造车势力如威马汽车也尝试提供类似服务。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之前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他们也提供一个出行服务,比如已购威马汽车的用户常住北京,到上海来出差或游玩,可以在沪提一辆威马车。“跑长途我们可以给你来一个不同的服务,有其他需求,换一个不同续航里程或者有其他功能的威马车。”
以租代售或者买一辆车享受多辆车的服务,更多显示出车企不愿放弃的卖车逻辑,出行服务的属性被弱化。
出行服务提供商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竞争力。例如滴滴的本质上已成为一家IT公司,核心优势是它的线上平台调度能力。
传统车企的思维是造车,然后把产品卖出去,后来加入的一部分服务是为了更好卖车而衍生出来的汽车金融等业务。但出行服务要更多贴近用户,这并非车企所擅长的领域。
为了今后不被淘汰,走出舒适区,做自己并不擅长的事情,进入到全新的领域,是车企必然的选择。
正如原凯迪拉克总裁约翰·德·尼琛此前对HD汽车商业周刊所言,他无法保证BOOK一定会成功,但“如果我们只看到别人在做的,当别人一旦找到了路径的话,我们会很被动。”
遗憾的是,移动出行并不是一个前景非常明朗的领域。尤其是在分时租赁领域,由于车辆购置、停车以及运维费用等成本高企,用户租金以及处置收入目前尚难以覆盖,分时租赁真正盈利还遥遥无期。
一个布局多家出行公司的投资机构的总裁在2023年就曾告诉HD汽车商业周刊,“这个行业的盈利拐点到底在哪里,目前我们尚无法做出准确的预判。”
2023年开始,分时租赁的倒闭潮到来,没有主机厂背景的公司退出舞台,即使背靠主机厂的企业也少有发声。
而网约车领域,即使是滴滴这样市占率占绝对优势的企业在2023到2023年累计亏损390亿元,至于其他小规模企业的亏损、甚至倒闭的新闻更是时有发生。
直到今年上半年,滴滴总裁柳青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滴滴的核心业务也就是网约车业务才略有薄利。
车企自己打造一个共享出行的体系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相当于在内部或者外部进行一个创业项目。无论是分时租赁还是网约车,车辆、人员、基建等各类成本不断累加,但收入完全无法覆盖成本。
已经车企撑不下去了。
2023年3月28日,宝马集团和戴姆勒集团宣布达成协议,将整合旗下出行服务的业务模块,包括分时租赁、网约车、停车服务等。直到德国当地时间2023年2月22日,经历了漫长的审查,宝马和戴姆勒正式宣布双方将围绕出行领域成立5家合资公司。
之前在出行领域的各自为战给两家公司的财务带来不小的压力,合作对于双方环节财务压力、分摊成本助力不小。
但即使是合作也没有带来转机。早在今年9月,就有媒体曝出美国的出行服务平台Uber有意收购FreeNow,后者是宝马和戴姆勒的5家合资公司之一,专注网约车市场。
近期,又有媒体爆料,Uber提供的报价是10亿欧元,其中戴姆勒愿意出售,但宝马并不希望出售全部股份。
至于凯迪拉克的BOOK项目,早在2023年12月1日宣布暂停,威马用户异地用车的会员服务也没有声量。
车企进入出行领域就是创业,而创业必然要面对的是烧钱、亏损甚至失败,很多公司或许并未做好充分准备。
为了补强自己的短板,车企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合作。正如原大众中国CEO海兹曼对HD汽车商业周刊所言,数字浪潮下,“企业需要能够寻觅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来共同推进,因为当下没有任何厂商能单打独斗地完成。”
但与出行公司合作,强势车企一定会面临主导权的争夺。
2023年6月,原本计划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入合作的通用汽车和Lyft把矛盾摆在了台面上。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Dan Ammann)也离开Lyft的董事会,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Mary Barra)公开表示双方关系并不密切,通用仍对Lyft进行财务投资,但不会开展任何合作项目。
虽然双方并未透露“分手”的具体原因,但面对未来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的亿万市场,强势车企和强势出行平台之间的合作能否深入且持续是需要打问号的。
大众和滴滴的合资公司“桔众”成立至今也没有下一步的动作。
滴滴和Uber这样的网约车平台希望车企成为他们的“代工厂”,定制生产满足运营的产品。但车企肯定不愿让出主导权,尤其是实力雄厚的巨头们,更希望借由出行平台销售车辆的同时,吸收更多服务用户的互联网思维,而掌握这一渠道是更好的结果。
在短期内,双方能够求同存异,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处理不当,矛盾终将爆发。
平台和制造商合作,不确定性因素很高。“我让谁帮我定制,让一家还是多家。未来的车什么样,平台花了上百亿换来的经验,愿意给制造商吗?”刘金良认为,“没那么简单。”
如果双方要保持并深化合作,关键在于寻找边界,什么应该让平台做,什么必须要车企做,双方合作又该如何平衡。
寻找边界的前提,则是保持初心。
车企为什么要做移动出行?当然,有很多车企成立分时租赁或者网约车公司是为了卖车,给库存车辆找一个消化渠道,也帮助自己企业满足新能源积分指标等。
抛开这些赚快钱的想法,除了之前提及的品牌效应,很多国际车企巨头是因为对未来感到焦虑,需要学习面向C端的经验,给转型打下基础。
所以强势如大众才会愿意在合资公司桔众里面持股40%,滴滴的股份达到60%。但是真正合作之时,或许传统主机厂的强势又会体现出来;同时转型的阵痛和高昂的学习成本让他们遇难而退,合作也分崩离析。
只要能保持合作的初心,愿意投入、愿意学习,那车企就会有耐心同时有决心摸索出和出行公司合作的边界,互利共赢。
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无论是出行服务还是会员制下的以租代售,众多车企都是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和股东是否愿意长期支持一个持续亏损的项目,何况砸了钱,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在2023年1月,约翰·德·尼琛对HD汽车商业周刊表示,通用非常注重创新,在做一些有远见和胆识的尝试,同时“凯迪拉克的文化是勇于冒险,敢于承担冒险的后果。”但同年4月,他卸任凯迪拉克总裁一职,12月BOOK试点暂停。
近期,滴滴和比亚迪合作生产的定制车D1备受关注,比亚迪是否沦为“代工厂”的讨论又被提起。
但即使前路危险,探索不能停歇。毕竟在通往无人驾驶的共享出行终局的道路上总有人会被淘汰,车企若不愿冒险,那就只能倒在起点。
-END-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关于衡天主机 倒闭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