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互联网时代,云计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技术,随之而来的是云计算服务商的兴起。阿里云则是其中的领军者之一,提供了一系列的云计算服务。
阿里云的服务包含了很多方面,如计算、存储、网络、数据库、应用服务等。在这些服务中,对请求限制的设置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保证服务的稳定和安全。那么阿里云更高请求限制是多少呢?
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请求限制的概念。请求限制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对API接口的请求次数的限制。这个限制通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访问的方式、计算虚拟化、处理速度、安全控制等。请求限制的设置可以起到客观平衡每个用户对云资源的使用,防止用户不合理的请求占用大量的云资源。
在阿里云的各个服务中,请求限制设置不尽相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服务的请求限制:
1. ECS(弹性计算服务)
ECS在请求限制方面有两种方式,即按照实例或按照账号限制请求次数。对于按照实例限制请求次数,每个实例的请求次数在每秒内不能超过5个。而按照账户限制请求次数则没有具体的限制值,而是根据该账户的请求次数和请求速率进行限制。
2. RDS(关系型数据库服务)
RDS的请求限制是因版本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MySQL 5.7和MariaDB 10.2版本的请求限制为每秒1,000次。而SQL Server的请求限制则是每秒500次。但这些限制并不是硬性的,阿里云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避免请求被拒绝。
3. OSS(对象存储服务)
OSS的请求限制是基于每个账户设置的。在默认情况下,每秒请求数为1,000次。但如果您需要更高的请求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修改。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任何情况下,用户的每秒实际请求数都不能超过其账户的限制。
除此之外,阿里云还有CDN(内容分发网络)、SLB(负载均衡)、VPC(虚拟私有云)等服务。对于这些服务,请求限制也各有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阿里云的各项服务中,请求限制都是动态设置的,也就是说定值并不是绝对的。通过阿里云的计算系统,请求的速率和请求次数都会得到实时的监控、动态调整和限制。这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阿里云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监控和管理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管理控制台随时查看并了解自己的请求限制和使用情况。
综上所述,阿里云的更高请求限制是根据各项服务不同而不同。对于不同的服务,不同的限制是否作用不同,但在所有服务中,请求限制都是动态设置的,阿里云会根据访问情况和需求进行实时的调整和限制,以保证服务的稳定和可靠。
相关问题拓展阅读:
- 简谈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计费模式
简谈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计费模式
文章摘要:在阿里云上,就创建了一个消息队列的Topic,其他啥也没干,过了一天就欠阿里云2元了,消息队列这项云服务也太能吸金了吧?
最简单地说,消息队列就是消息在传输过程中用于保存消息的容器,在一次发送接收的通信过程中,其主要充当了“中转站”的角色,内部提供路由并保证消息的可靠传递。如果发送消息时接收者不可用,消息队列会保留消息,直到可以成功地传递它。
消息队列目前已经逐渐成为企业IT系统内部通信的核心手段之一,可以说当前绝大部分的大型分布式互联网业务系统都基于消息队列来构建的。它具有低耦合、可靠投递、广播、流量控制、最终一致性等一系列的功能,成为异步通信的主要手段之一。
近几年,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IAAS产品已经相对成熟后,其他越来越多的产品也逐步推向了云端(很多中间件产品再用以前liences授权计费的方式已经不再受用)。MQ消息队列是中间件产品中比较重要的产品之一,其云化方案对于云计算平台能力的拓展与丰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MQ(Message Queue)消息队列云服务是构成云计算核心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项产品,可以为云端的用户提供一种定义未来云端的应用开发和未来企业的技术架构方案的新方式。对于云端的消息队列服务,如果无法采用传统的liences授权方式计雹竖费,那么它又是如何计费的呢?今天我就向大家介绍下消息队列中间件这项云服务在阿里云上是怎么来计费的。
目前,阿里云上主要提供如下两种云化商用版MQ的计费模式:
(1)
预付费(包年包月,MQ 铂金版)
:即为业界常说的包周期云服务计费模式,云端客户根据自己的预算以几个月或者一年作为租赁使用周期进行预先付款结算。根据阿里云官方文档的说明:该种计费方式订购的MQ是:“专享实例,独占物理节点”;诸如“专家尊享通道 & 保价护航”、“SQL 属性过滤”、“数据传输加密”、“多路访问方式”、“VPC SingleTunnel 访问”和“消息轨迹”几个重要的功能特性方面都比(2)中的按量付费版要支持的更加全面和完善一些。其实,从性价比上面来说更加适合一些土豪级的企业级大客户来用了。对于这类用户,可能本身不会去过多的研究MQ的一些关键技术,可以完全依托于阿里云的MQ产品 & 研发团队核心成员直接为自己的云端系统的构建,提供较为全面的MQ技术支持。
(2)
后付费(按量计费)
:即为按量后付费的云服务计费模式,阿里云按照客户端的使用情况(一般,按照“Topic占用时长”+“API的调用次数”来计费的,具体的计费方法后面还会再讲)。各方面的功能都弱于(1)中的预付费版本。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对MQ关键技术有一定了解的初中级使用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构建适合云端业务系统的MQ。
解读:从上面这段阿里云官网上的计费项目说明中,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关键信息:
(1)
Topic资源占用费
:这部分费用可能往往会被用户忽略。使用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费用实际是包含两部分的,也就是说像我一样虽然没有用阿里云的MQ消息队列进行消息的发送和消费,但是因为创建并占用着一个Topic一天(
Topic也是MQ消息队列资源的一部分
),因此也会对我的账户进行扣费。所以,这里也提醒各位使用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各位童鞋要注意下,对于自己不用的Topic尽快删除,否则也会产生资费;
(神洞2)
API调用次数
:这部分的之一点应该比较好理解,对于MQ消息队列的使用(即为消息的发送和接收),需要按照调用Client端的API发送消息或者消费消息的次数来进行累计产生资费。但是,对于第二点没有实际使用过RocketMQ的童鞋可能不太好理解。在RocketMQ中,在Push的消费模式中有长轮询机制,如果Consumer端之一次发送Pull消息的请求至Broker,此时Broker端尚无可消费的消息游肆枯时,会先hold住该Pull消息的请求,通过Broker端的两个后台线程服务—PullRequestHoldService和ReputMessageService来重新尝试Pull消息和二次处理。这里,默认长轮询的RPC通信的超时时间为30s,而Broker端挂起Pull消息请求的最长时间即为15s。从这里来看,之一次hold住Pull请求的15s是不计费长轮询次数的(即为不计费的,我认为因为hold住Pull请求是broker端来完成的本身就不会带来PRC远程通信的一次调用),倘若第二次从consumer端再发起长轮询请求则会进行计费,我个人想想觉得也合理的,因为毕竟会耗费一次RPC的远程通问。
这里列出下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两种计费项目的列表展示:
对于上面的计费说明,从中可以看出关键信息有如下几点:
(1)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是支持ACL权限分配的,可以将主账号创建的Topic分配给子帐号使用,子帐号产生的计费将会算到主账号上;
(2)MQ的后付费产品的结算方式应该是采用了根据出MQ云服务资源计量文件以后次日(T+1日来根据资源计量文件生成账单从账户扣费),这种方式就会存在余额不足的小风险(ps:欠费72小时后阿里云会自动清理该用户下面的Topic及其未消费而积压的存量消息);
(3)计费中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每 4 KB 发布或订阅数据以 1 次请求计费”,我认为这一点倒也合乎情理,消息发送或者接收本质上来说是一次RPC通信(基于TCP连接),那么按照消息大小来合理设置请求计费次数,即为对占用TCP带宽大小和吞吐量的计费。这一点在用户使用时候可能会忽略;
(4)事务消息、顺序消息和定时消息均比普通消息的计费价格来得更贵更高,所以使用的童鞋要好好考虑下发送和订阅这三类消息产生的资费问题;
本文主要根据自己在阿里云上使用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一些经验展开叙述,从技术开发者的视角来看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产品概念和定义,并对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计费模式和方法进行深入分析。限于笔者的才疏学浅,对本文内容可能还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如有阐述不合理之处还望留言一起探讨。
阿里云一次最多多少请求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阿里云一次最多多少请求,阿里云更高请求限制是多少?,简谈阿里云MQ消息队列云服务的计费模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