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展示了“Kube-scheduler配置参数是什么意思”,内容简而易懂,条理清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疑惑,下面让小编带领大家一起研究并学习一下“Kube-scheduler配置参数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吧。
下面是Kube-scheduler version 1.12.0的所有配置,其中黄底的为不建议配置的Flag,高亮加粗的是我认为需要注意的Flag。
Flag | Comments |
–address | kube-scheduler 监听地址,default 0.0.0.0表示监听所有网络接口 |
–algorithm-provider | 调度算法提供程序使用,取值ClusterAutoscalerProvider 或 DefaultProvide |
–azure-container-registry-config | 包含Azure容器注册表配置信息的文件路径 |
–config | 配置文件的路径. Flags 覆盖此文件中的值 |
–contention-profiling | 如果启用了分析,则启用锁争用分析 |
–feature-gates | 一组键值对,用于描述alpha/实验特性的功能。 |
–kube-api-burst | 与Kubernetes apiserver交互时的突发脉冲,默认值:100 |
–kube-api-content-type |
发送给apiserver的请求文本类型。默认值: "application/vnd.kubernetes.protobuf" |
–kube-api-qps | 与Kubernetes apiserver交互时的QPS,默认值:50 |
–kubeconfig | 包含认证和Master位置信息的kubeconfig配置文件路径 |
–leader-elect |
在执行主循环前,启动一个leader选举客户端并获得leader权。 在运行复制的组件获得高可用性时启用该功能,默认值:true |
–leader-elect-lease-duration |
这实际上是一个Leader在被另外的候选者取代之前可以停止的最长时间。 只有当–leader-elect参数启用时该参数才适用 |
–leader-elect-resource-lock |
用于在leader选举期间锁定资源的类型,支持的选项为: endpoints(默认值)和configmaps。 |
–leader-elect-retry-period |
客户试图获取和更换leader之间的等待时间。 只有当–leader-elect参数启用时该参数才适用 |
–lock-object-name | 定义锁对象的名称,默认值:kube-scheduler |
–lock-object-namespace | 定义锁对象的namespace,默认值:kube-system |
–log-flush-frequency | 日志刷新间隔的最大秒数。默认值:5s |
–master | Kubernetes api server的地址(覆盖kubeconfig中的任意值) |
–policy-config-file |
调度策略配置文件。当策略Configmap没有提供或者 –use-legacy-policy-config=true时使用该文件 |
–policy-configmap |
包含调度策略配置的ConfigMap对象的名称。如果 –use-legacy-policy-config=false,那么必须在调度器初始化 之前存在于system namespace中。该配置必须作为'Data' map中 的元素key='policy.cfg'提供 |
–policy-configmap-namespace |
调度策略ConfigMap所在的namespace。如果该参数没有提供 或者是空的,那么会使用kube-system namespace。 |
–port |
不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的不安全的HTTP端口。如果是0表示不提供HTTPS。 使用–secure-port替代。 |
–profiling | 通过web主机接口:port/debug/pprof/启用概要分析 |
–scheduler-name |
调度器的名称,用于根据pod的“spec.scheduler . name”选择由 该调度器处理的pods |
–use-legacy-policy-config | 当设为true时,调度器将忽略policy configmap并使用policy 配置文件 |
–write-config-to | 如果设置,将配置值写入此文件并退出 |
以上是“Kube-scheduler配置参数是什么意思”这篇文章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的阅读!相信大家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分享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学习更多知识,欢迎关注云行业资讯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