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航
IBM现在准备退出中国吗?
就目前来看,IBM似乎并没有准备退出中国的准备。首先,作为一个某面向计算机类的学校的学生,今年春招IBM仍然是来我们学校宣讲和招聘的。如果是作为一个要跑路的公司,是没有必要在春招继续在各大学校招聘大学生的。毕竟跑路那就必须尽量减少人员开支,多付解约费根本没必要。除此之外,虽然现在IBM的总裁Arvind Krishna是一位印裔身份,如果将业务撤至世界人口第二大国印度,目前印度的国民素质和生产力是没法满足IBM庞大的公司体系。如果将业务以及公司整体移除中国去美国,要知道目前的IBM员工数量是有35万其中大概有30%的员工是中国人,如何在退出中国的同时弥补员工漏洞就目前来看还是不太可能的。不管怎么说,目前中国在劳动力方面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性价比的国家,目前IBM是不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
租用IBM服务器和自己购买,哪个更划算?
bm,ibm服务器稳定,不过价格就很贵 比同系列戴尔 hp服务器要贵一点,虽然现在是联想旗下的产品,但ibm服务器还是ibm公司生产的,买的话价比较昂贵,前期的话可以选择租用,像天互数据就有这方面的业务,况且租3年,会送产权,还是比较划算的。
IBMX系列服务器大概多重?
有的轻有的重 像1U的 一个就能搬动, 2U的一个人搬就有点吃力, 一般是2个人抬 像4U的 还有刀箱就比较重了 刀箱能达到200多KG
IBM有哪几个系列的服务器?
目前来看,x系列已经转给联想了,2年以后就彻底是联想品牌。
那就剩下P、i和z系列。参考IBM官方网站。
P系列就是IBM小型机,使用Power CPU,使用专用UNIX——AIX操作系统,也可以安装部分Linux,按照可配置CPU数目来区分型号,P720、P740、P750、P780等,7代表是Power7芯片,其余数字越大可配置CPU数量也越多。
I系列以前是IBM中型机,采用AS400主机,但现在也采用Power芯片,专门的平台,运行OS400系统,命名原则和P系列相同。
z系列属于大型机,都是专用的芯片组和操作系统,很少有人能用到。
更详细资料到IBM官方网站上看看就了解了。
ibm服务器X3650M3前面板灯9FBD代表什么意思?
ps1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电源1出现故障。
ps2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电源2出现故障。
temp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系统温度超出阈值级别。
风扇指示灯:当此指示灯点亮时,表明散热风扇或电源风扇出现故障或运行太慢。风扇发生故障还会导致overtemp指示灯发亮。
vrm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微处理器托盘上的某个vrm出现故障。
cpu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某个微处理器出现故障。
pci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某个pci总线发生错误。
mem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发生内存错误。
dasd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某个热插拔硬盘驱动器出现故障。
nr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存在两个电源但电源并不冗余。
nmi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出现一个不可屏蔽中断(nmi)。
sp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服务处理器遇到错误。
exp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某个连接的i/o扩展单元出现故障。
log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您应该查看事件日志或remotesupervisoradapterii日志以获取有关非最佳条件的信息。
overspec指示灯:当此指示灯发亮时,表明对电源的需求超过了指定的电源供应。
remind按钮:按下此按钮可重新设置操作员信息面板上的系统错误指示灯并将服务器置于提醒方式。在提醒方式下,故障并没有清除但系统错误指示灯会闪烁(每2秒闪烁一次)而不是持续发亮;如果出现另一个系统错误,则系统错误指示灯将会持续发亮我用的是小鸟云的服务器,性能稳定,访问流畅。
华为,阿里,腾讯都在搞的云计算,到底有多挣钱?
本质:算力是未来科技企业竟争根本。比如水;电;气;公路是1.0版工业化基础设施配套,那么手机;计算机为主的2.0版信息化基础设施就是超级服务器等云计算配套设施。万物互联和高效利用科技与大自然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未来关键。挣钱只是目光短浅表像,只有懂得基本道理才能长久发展。
IBM服务器是用来干什么的?
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从狭义上来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PC来说,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IBM服务器就是这样的定义作用
公有云竞争那么激烈,运营商怎样才能突围发展?
国内公有云市场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各路势力胶着的玩家不可避免地要展开混战,以求在阿里之外的第二阵营中站稳脚跟,而这其中三大运营商的表现格外引人关注,特别是在美国通信运营商巨头AT&T和Verizon相继退出云业务领域的背景之下。继去年4月关停其公有云服务之后,美国第一大无线运营商Verizon在5月2日宣布将其企业云和托管服务的业务出售给IBM公司,业界认为这标志着Verizon彻底退出了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短短两天之后,美国第二大无线运营商AT&T宣布将其内部数据库迁移到Oracle的IaaS和PaaS云平台上,这也是继2015年底将其应用程序(Managed Applications)和托管服务(Managed Hosting Service)转移至IBM云端服务器之后,AT&T所作出的向外采购云服务而非自建云平台的又一举措。Verizon和AT&T在云业务市场上采取收缩战略,对外宣称是为了更专注于核心优势业务,其实还是为美国云计算市场的竞争形势所迫。经过近10年时间的扩张,美国的公有云和私有云市场已经形成了亚马逊、微软、IBM和 谷歌这四大互联网及IT巨头相互争霸的局面,当年通过在IDC数据中心上投入重金而杀入战团的Verizon和AT&T最终因为IT技术实力落后于对手而败走麦城,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宣告传统通信运营商并不能适应云计算技术和云业务市场的竞争,体面退出貌似已成大势所趋。Verizon和AT&T的痼疾,同样出现在国内三大运营商身上。通信行业是全球标准化体系最为完善的行业,通信运营商已经习惯了与通信设备厂商在各种标准化组织框架下先制定技术标准再采购合格产品、先按标准测试再入网建设乃至运营维护的传统运营模式,进入云计算这一新领域后对于IT和互联网的技术创新和演进迭代从使用习惯到管理流程上均不适应,并且其人才积累多集中于通信领域而造成的IT人才断档也严重制约着其云计算技术的开发实力和应用能力。此外,与通信行业运营商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不同,云计算融合了IT、通信、互联网市场后形成了规模更大、范围更广的新竞争市场,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向下游集中,原本在各自领域领先的公司直接展开竞争,对于包括通信运营商在内的所有参与者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三大运营商在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对手既有以创新为引导的互联网企业,也有技术实力雄厚的IT厂家,还有在金融、电力等垂直行业形成垄断规模的大型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