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2年idc排名,综合数据网和idc网络

从东热西冷到东数西算

从定位的视角看,所有看来无用的东西都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对于IDC(互联网数据中心)产业来说,随着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的火热开展,市场端对于数据和数据保管的需求不断放大,“东数西算”政策在生产端释放出的未来空间值得想象。

如同南水北调、西电东送一样,东数细算激发了中西部的IDC产业活力,有助于有效利用和平衡资源使用。当前,我国各类数据中心主要聚集在北上广等东部一线城市及周边,而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数据中心布局较少,呈现“东热西冷”的格局,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以及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的规划起到了分流、平衡的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东西部各自优势,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

进一步来说,东部枢纽将定位于服务用户规模大、应用需求强烈的节点,如工业互联网、金融证券、远程医疗等;西部枢纽的定位是打造面向全国的非实时算力保障基地,如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对时效要求不高的算力需求。这就如田忌赛马,让不同的马跑在了适合自身特质的赛道上。

从数据要素到数据资产

数据的有效价值的持续放大,数据从生产要素变为数据资产,数据的含金量经过纯化实现了提升。

过去的数据,或仅仅是某一企业、某一地域、某行业的单一的、个体的数据,现在的数据,表现为整合的、全地域的、多时段的立体全面的数据。

过去,我们更多地是考虑土地、体力劳动、生产工具等有形物产生的价值,越到后来,文化、知识、社会关系等无形物的价值被发现了,当前,数字等虚拟品作为资产的权重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过去通过工业用电量来判断一地经济发展情形或转变为以数据质量衡量产业未来发展潜力。

IDC产业是关于数据的生意,它通过保管数据,为数据宝藏在积累、清洗中提炼、升华做了第一步准备。业内人士评价,数据中心就是数字世界的商业地产,其总量正放量增长。据IDC测算,预计到2025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达48.6ZB,占全球的27.8%。

这些数据资产的源头来自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政府及央企、工业制造业企业、软件企业等各终端用户,终端产生的海量数据如同日夜奔涌不息的江河或直接进入IDC服务商,或是经由IT外包服务商、云服务商再汇入IDC服务商那里。

数据的大江大河奔涌而来,IDC产业浪潮随之而兴。据统计,我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从2019年的315万架、2020年的400万架增长为目前的500万标准机架、130EFLOPS算力,未来算力将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从粗放发展到低碳增效

过去的发展是从无到有的发展,未来的发展则是从有到优的跨越,从粗放、低附加值到精耕细作、高产业价值的发展,这越来越成为中国企业发展的通行规范。对于IDC产业,一方面是成为各行各业的基建工程,帮助企业赢在数字化的起跑线上,将企业价值抬升到云端;另一方面是IDC企业自身通过不断精益求精、自我更新,实现绿色的、低碳的发展。IDC企业需要在机房选址和建设、机柜运维、电力使用等方面形成综合优势。

在双碳目标下,IDC产业作为高用能产业,应持续向低耗能方向转变。2021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四部委再次联合发布《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文中指出,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

向安全可靠、智能化发展的IDC企业将拥有更光明的未来。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指出,数据中心建设全模块化、预制化、加快发展液冷系统、高密度集成IT设备,提升间接式蒸发冷却系统、列间空调等高效制冷系统应用水平,强化数据中心运维与环境调控,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机械制冷与自然制冷协同。随着AI、5G、IOT等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和自动驾驶演进是企业进化的内在逻辑。

结语

“我要从南走到北,我还要从白走到黑,我要人们都看到我,但不知道我是谁”,从A到B看似一段路程,实为新一轮财富生产范式的接通,这更接近真理。

(文/华夏)

赞(0)
【声明】:本博客不参与任何交易,也非中介,仅记录个人感兴趣的主机测评结果和优惠活动,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访问本博客请务必遵守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规则。一旦您访问本博客,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