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重置数据迁移 如何实现数据迁移?

重置所有迁移

  • 删除 Migrations 文件夹
  • 创建新迁移并为其生成 SQL 脚本
  • 在数据库中,删除迁移历史记录表中的所有行
  • 在迁移历史记录中插入一行,以记录第一个迁移已经应用,因为表已经存在。 insert SQL 是上面生成的 SQL 脚本中的最后一个操作。

如何实现数据迁移?

常用的方法开发一个全量的迁移工具,进行数据迁移;增量部分,采用读取源端日志的方式补齐;此外配合必要的数据对比工具完成。 在新旧系统数据基本同步后,断掉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比较平滑的迁移,全程可控;但问题在于如果出现问题,还需考虑回退流程,最好能实现双向同步,但这种复杂度有增大不少。 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双写法”,先利用数据同步工具完成初始的数据同步,对于增量部分采用应用双写的方式完成,这里只要保证必要的数据幂等性即可。 在切换流程上,通常采用六个阶段。 第五阶段,全部切换至新系统,即读写请求都走新系统,此时双写并没有停止,依然保证新旧两边的数据完全一致,目前是为了保证异常时可直接回切。 视测试情况,这个阶段可保持较长时间,充分验证新系统的数据准确性、性能表现等。

存储设备有哪些数据迁移功能?

存储设备本身也具备一些数据迁移功能,如LUN拷贝和远程复制。 LUN拷贝可以把目标新存储作为一个服务器,首先将源存储映射到目标新存储,再将目标新存储上的所有数据读出来写到目标存储上。

数据迁移方案的兼容性是什么?

兼容性是整个数据迁移方案得以实施的前提。 这里谈到的兼容性,不仅包括与原有业务应用系统的兼容,也包括与原有基础平台(监控、预警、备份)及其他数据平台的兼容。 如存在不兼容之处,需要考虑之前的规避措施或做必要的调整。

如何评估迁移数据异常?

重点关注异常,并定位是否是有迁移数据异常导致。 基于之前指定的性能指标,对迁移后的环境进行性能测试。 这里最好是能有一组基线数据方便对比,可在预迁移的环境准备基线。 这样新环境的种种性能指标,是可以很容易评估是否有异常。

赞(0)
【声明】:本博客不参与任何交易,也非中介,仅记录个人感兴趣的主机测评结果和优惠活动,内容均不作直接、间接、法定、约定的保证。访问本博客请务必遵守有关互联网的相关法律、规定与规则。一旦您访问本博客,即表示您已经知晓并接受了此声明通告。